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折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这反映出此时的清朝官僚(     
A.试图推行“联俄制日”外交B.决定放弃旧的传统宗藩关系
C.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认识D.对西方的态度转为主动西化
2024-04-01更新 | 344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时招股艰难,资本不足20万两。到1880年资本已达百万两,还出现了“增发股票,立刻被抢购一空”的景象。这一变化(     
A.表明了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企业B.体现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C.刺激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实现了洋务派求富的目标
2024-03-29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面为某学者统计的1871~190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官翻译书籍的统计情况。这反映出该时期(     
A.国人救亡图存意识不断增强B.清政府开始着手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C.人们开始主动学习西学科技D.变法图存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024-03-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867—1894年,中国棉布进口由1200万海关两上升到3100万海关两,增加不到2倍;而同期洋纱进口则由146万海关两上升到2140万海关两,增加了13倍以上。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当时(       
A.洋布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棉纺织业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C.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D.政府大力扶持棉纺织业发展
5 . 《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主张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这些主张(       
A.彰显了先进国人实业救国的愿望B.动摇了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改善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D.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
6 .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8分钟的新疆喀什分会场节目为国内外数亿观众奉献了一场溢满丝路风情的新春视听盛宴,“喀什”古称“疏勒”,是古丝绸之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枢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之初依赖于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诉求,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利益需求。在随后的汉与大宛、龟兹等西域地区之间最初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出现了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的场景。最终丝绸之路拓展为中国向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冶铁等商品和技术及输入香料、作物、宗教、艺术等的东西方交流与合作之路。

摘编自王超《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   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   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摘编自 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近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64年10月,曾国藩与李鸿章请求朝廷减免征粮纳税,领衔上奏称:“江宁为东南第一省会,自伪都窃据阅十二年,群贼南北往来,掳胁焚戮之苦百倍他处。咸丰六年(1856年)、十年(1860年)间,大营两次退溃,贼众更肆焚掠,于是附近数百里内,几无一寸安静之土。”此奏折(       
A.侧面反映了农民运动的进程B.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C.化解了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D.有效地减轻了江南民众的负担
2024-03-22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66年2月20日,总理衙门上奏: “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藉资筹计”。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思想广泛传播B.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C.传统外交观念发生改变D.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
2024-03-21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A.导致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2024-03-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洋务企业多以“局”立名,且这些“官局”创办之后多成为“时政中的要目”。论及此,梁启超曾说:“同治中兴之役,胡、曾、左诸公,以封疆吏任练兵筹饷之事,广设诸局,(诸事)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对上述“官局”的解读,准确的是(       
A.旨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C.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D.强化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2024-03-15更新 | 435次组卷 | 9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