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2023-06-14更新 | 4860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2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

类别

1895-1900年

1901-1904年

1905-1911年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轻工业

111

1524.8

62

1515.8

408

5198.1

重矿业

18

376.7

20

486.0

77

2322.7

交通业

53

62.2

43

3459.9

104

3926.9

——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2022-06-14更新 | 5557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高一上学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A.晚清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晚清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的特征
C.清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4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20-10-09更新 | 665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某学者对谭嗣同“冲决网罗”口号的解读。可见,该学者认为谭嗣同
口号解读
冲决俗学之网罗反旧学、倡西学的文化思想
冲决君主之网罗反专制、倡民权的政治思想
冲决伦常之网罗反封建纲常、倡人性解放的伦理思想
冲决群学、群教之网罗哲学启蒙

A.打破了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B.继承了“托古改制”的主张
C.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D.开启了近代思想进步的闸门
6 . 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7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
189469.496.2624.25
190062.9911.2025.81
190555.7114.0430.25
191050.8916.1432.97
191448.3120.39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19-01-30更新 | 2767次组卷 | 68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
B.“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
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
9 . 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