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洋务企业多以“局”立名,且这些“官局”创办之后多成为“时政中的要目”。论及此,梁启超曾说:“同治中兴之役,胡、曾、左诸公,以封疆吏任练兵筹饷之事,广设诸局,(诸事)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对上述“官局”的解读,准确的是(       
A.旨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C.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D.强化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2024-03-15更新 | 40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1894—1897年清政府新设军事工厂的概况,对此表格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厂名

厂址

开办年份

陕西机器制造局

西安

1894年

奉天机器局

沈阳

1896年

湖北军火所

武汉

1896年

河南机器局

开封

1897年

新疆机器局

迪化(今乌鲁木齐)

1897年

A.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获得新发展B.甲午战争影响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布局
C.清政府迈出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D.国人普遍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对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进行解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51903年间中国部分省份武备学堂办理情形统计表

学堂名称创办时间(年)创办人校址招生对象课程设置
江南陆师学堂1895张之洞南京年龄1320岁, 文理通顺,能知 大义的聪颖子弟内堂课业:兵法、绘图、舆地、地形、军器、 历史、营垒、算学、测量工程、人伦道德、汉 文、英文、德文、日文;外场课业:步操、打靶、炮操、体操、马操
直隶武备学堂1896袁世凯天津小站正兵内粗通文字者德文队:先习德文,次学武备,兼习汉文;炮队:测算、舆图、垒台、炮法、汉文各学;步队:行军、测算绘图、枪队攻守各法;马队:测绘、武备各学
绥远城 武备学堂1901信恪绥远凡聪敏健壮、略识 文义,年龄在20岁以下的旗丁
湖南武备学堂1903俞廉三湖南长沙 小吴门外本省优秀青年普通兵学、步兵、骑、炮、工兵、辎重等科

——据罗尔纲《晚清兵志·第五卷·军事教育志》等整理


指出材料中这一时期武备学堂办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读。
2022-08-2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清末杨家埠年画《两国合好》。年画反映的是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画中日方代表跪拜中方官员。这幅年画
A.不能用于历史研究B.用传统观念解读战争
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D.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
2021-05-22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五莲县、潍坊安丘市、诸城市、临沂兰山区2021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1·北京房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8年,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四川提督宋庆,为纪念战争中殉国的毅军将士,撰写《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其中写道:“军旅所需,百无一办”,“徘徊观望”,“败不相救”,主将“振臂一呼,踣者起,疲者奋,裹创肉搏,赴死无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碑铭的主观性太强价值不大 ②体现毅军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③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 ④揭示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些原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4-20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押山东卷第06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征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籍贯分布见表2。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清廷积极推行教育救国政策B.社会开放程度影响教育发展
C."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D.学习外国教育成为社会共识
8 . 下图为清末杨家埠年画《两国合好》。1895年4月17日,清朝李鸿章、李经方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此画中日方代表跪拜清廷官员。这幅年画
A.不能用于历史研究B.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
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D.用传统观念解读战争
2021-03-15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摘自《点石斋画报》,图中作者评论:日人无礼扰我中土,幸有李傅相大度包容,重申和议,乃犹多方要挟赔费而外,兼索割地。泰西各国闻而不平,遂于四月十四日中日换约之期,各派兵舰赴烟观看。……日使知众怒难犯,不得不降心相从,……而中日之和局遂成。这反映了当时
A.清政府仍存天朝上国观念B.民众呼吁列强保护弱国
C.国人以传统观念解读战争D.列强对华利益争夺加剧
10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英国日本
189469.496.26
190062.9911.20
190555.7114.04
191050.8916.14
191448.3120.39

A.近代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B.甲午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低于日本
C.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英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