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
1 . 如表是《海宁州志稿》中记载的关于1840年前至1858年广州和上海生丝年出口量(单位:包)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广州上海
1840年前约89600
1845年67876433
1846年355415192
1851年240920631
1853年457758319
1858年*85970
A.传统观念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外贸中心的转移
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主要原料产地D.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冲击下发生变动
2023-10-11更新 | 39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如表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争论。对该争论解读正确的是(     
人物主张
李鸿章、薛福成等“自古边塞之防,所备不过一隅,所患不过一国。今则西人于数万里重洋之外,飙至中华……为豆古所未有,恃其诈力,要挟多端”“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之大患愈棘”
李宗義、丁宝桢等“夫外患莫大于俄夷,莫急于东北”“但修我陆战之备,不必争利海中也”
左宗棠、郭嵩焘等“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A.诸方列强对华控制力存在强弱B.传统观点与近代外交思想并存
C.湘系和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D.边疆危机强化了清廷忧患意识
2024-05-13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层面,“拜上帝教”几乎不信仰“儒家”文化,却引入释道文化中的“妖魔化”“下凡附身"。在另一层面上,以幼天王洪天贵福为例,其接受的文化教育只是解读天王训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教育是可有可无。由此推知,太平天国运动(     
A.盲目排斥一切传统文化B.难以得到知识分子认同
C.缺乏思想启蒙的原动力D.与以往农民运动无区别
2022-12-10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外资在华企业的投资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列强(     
业别外资资本/元总资产/元
船舶修造业4,943,0008,120,000
砖茶制造业4,000,0005,600,000
机器缫丝业3,972,0005,309,000
其他进出口加工业1,493,0001,938,000
A.在华开展非法经营活动B.联合对华进行商品输出
C.在华投资环境明显改善D.借助洋务企业牟取暴利
2024-0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A.晚清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晚清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的特征
C.清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员地域构成,对如表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地域江苏浙江湖南安徽山东广东
人数2472111
A.新式人才地域分布存在差异B.南北方存在较大文化差距
C.江浙地区最早开始了近代化D.国人成为洋务译书的主力
7 . 对下列曲线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A和E是阻碍近代中国进步的根源
B.B类企业发展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C.C是略带若干资本主义因素的官营企业
D.D为近代前期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
8 . 下图为洪秀全使用过的玉玺。玉玺文字的解读是:一个玺名一太平玉玺;十句玺文一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天王洪日/主王舆笃/救世幼主/真王贵福/八位万岁/永锡天禄/永定乾坤/恩和辑睦。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实现了男女平等的目标
B.冲击了民众的等级观念
C.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呈现空想的乌托邦色彩
2022-03-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是一幅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漫画,画中左侧的日本人把中国人打倒在地,一群西方“绅士”站在后面密切关注。对漫画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侵华得到列强的关注和支持
B.日本伙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对甲午战争形势的准确研判
D.列强希望通过战争猎取在华权益
2021-09-3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70年代,江南制造局经费收支状况大致是,光绪元年(1875年)达到接近55万两后,次年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光绪三年(1877年)减少至20万两,光绪四、五两年(1878年、1879年)虽有所回升,但亦未达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水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实业救国思潮日渐衰退B.自强运动潜藏发展危机
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洋务企业竞争意识不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