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刘大鹏先生1894年中甲午科举人后,共参加了三次会试。参加三次会试的经历,为我们留下了三部《公车日记》(《乙未公车日记》《戊戌公车日记》和《桥梓公车日记》)。

材料   1895316日(乙未年二月二十日)“时倭寇辽东,征伐将帅退缩不前,贻误军机者日有所闻。”1895年,319日(乙未年二月二十三日)“安太史维峻(甘肃进士)请正李鸿章跋扈之罪,以破倭贼,奏上得罪,出守军台,而直声震天下,都人饯钱者甚多,京城标局号‘铁胳膊’李五者,义太史之举,送千金为赠,大车数辆,标勇二十护送到台,人两义之,本月初旬事也。今读其表,执鳞直谏,不避艰险,慷慨激昂之气流溢表间,有令人唾壶欲碎之慨。”190214日(光绪二十八年阴历十一月二十五日)“韩君桂馨自河南归来,言路经泽州高平县,人情汹汹,殆将民变。该县知县借赔款勒索民财,而政繁赋重,民不堪其苦,遂聚数万之众,哄闹公堂。高平知县悚然恐惧,具禀上宪,谓县民已叛。上宪由省先行委员查办,随后发马兵数百到高平县弹压。(韩桂馨)行抵潞安府屯留县,遇所发之兵马。如果委员善为办理则可,若一意袒护知县,恐未免百姓大变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清末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2-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史料记载:由于外国的轮船甚至军用船只可以从上海、汉口上达重庆,而轮船与中国旧式木船相比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致使一些华商行栈转而为洋行服务,洋行在长江流域的势力快速增长。促使洋行势力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20-02-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3年,学者张荫麟指出:“甲午一役关系我国国运至巨,宜为治我国近世史者所注重。顾关于此役,从中国观点之第一手的纪录,至为窘乏,即使间接之史料亦稀。”这反映了
A.历史研究应关注第一手资料
B.史料缺乏不利历史研究
C.甲午战争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D.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情怀
4 . 甲午战后,许多中国人出于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担忧,开始认真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甚至儒家文明的价值,在许多方面,1895年后的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打乱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C.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D.刺激了国人变革制度的愿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