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所示的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19世纪末瓜分中国的狂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8-20更新 | 210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2 . 下图漫画讽喻了列强对近代中国某次侵略战争。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一帮西方人在旁边无动于衷地互相嘀咕: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此次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
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3 . 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4 . 1898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中指出,“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随后在“形势扼要”和“商贾辐辏”之地选址开埠。据此推知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清廷力图破危局维主权促进经济发展
C.商埠已成列强对华全面侵略据点D.晚清政府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实践求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中日战争纪要》是1935年由民国政府编写的第一部甲午战争官修著作,书中所附精细作战地图来源于日军1904~1905年编写的《日清战史》。其实,彼时北洋海军有自己的专业测绘人员,也有绘制精美的军事地图,但流传极少,且在战后总结时未见运用,更未公开印刷出版。所以此书编辑时作者只能将日图翻为中文,并以中国为视角,整理史料和地图,而那时中国东北已经沦丧于日本之手,第二次中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据此可以说明
①北洋海军全方位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②甲午海战胜败之原因可以从两国战后总结中窥探一二
③民国政府编写此书蕴含着“籍资研究,用以警惕”之意
④日本编写《日清战史》直接目的是为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仆窃为国家思今之策,既与鲁墨和决不可自我生事,宜严章程谨约束,不令其骄悍,乘间收满州而逼鲁,来朝鲜而窥清,取南洋而袭印度,三者当择其易为者而为之,是天下万世可继之业也。”
材料二: 之所以丧师失地,“一误于因循,再误于蒙蔽,三误于粉饰,四误于虚骄”,“遂令日人得以乘其蔽”
材料三: “时局之危,有危于此时者乎?图治之急,有急于此时者乎?”“台湾沦为日之版图;东三省又入俄之笼网;广西为法所涎;云南为英所睨。迩者胶州海湾之强取,山东铁路之包办,德又逐逐焉”
(1)材料一出自哪国思想家,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丧师失地”指什么?你是否赞成材料的观点,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 “丧师失地”所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