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 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   )
A.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
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D.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
2 . 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B.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C.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3 . 从《南京条件》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趋势主要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2016-11-27更新 | 20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卷
4 . 现代化模式为学术界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正是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起步以后产生的外部刺激下,在西方殖民侵略的外部压力下,非西方国家在外来异质文明与本源传统文明的冲突中,迈向现代化历程。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起步晚,外来因素的冲击不可忽视,故被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即属于这种类型。”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上述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中外近代的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
5 . 1895年5月13日,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驻俄使臣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矮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己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中国最为棘手之事。闻台民不愿从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臣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共同保护之策……”这反映了清王朝
A.希望三国干涉范围扩大到台湾
B.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
C.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战争影响
D.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你认为 史学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2016-11-27更新 | 62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