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证明了清政府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材料中“自强运动"是指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
2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付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开始大力加强资本输出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2020-08-06更新 | 160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李鸿章评价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
A.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B.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
C.杜绝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根据太平天国的“人间天国”梦想,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京变乱,由盛而衰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020-08-04更新 | 7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7-12更新 | 5575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甘肃成批出土简牍10余次,总数达到7万多枚。简牍的内容以秦汉行政文书为主,各种簿籍和通行公文系统性很强。簿、籍内容包括边塞军事机构对兵器、廪食、俸钱等物资的流水账目及会计报告和关于各种人员的名单。通过簿籍,可以管窥各类机构对文书的书写、审核、校对、存档等细节。通行公文是各级机构间上传下达的文书,有涉及人事升迁、任免、调动的,也有关于日常管理值班的。甘肃简牍中还包含大量的律令,涉及军事、治安、边疆、土地、吏治、养老、赋役等多方面。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文书透露出执法重要环节的各种信息,生动反映了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的诉讼程序和司法情况。

——黄兆宏《“经国之枢机”——甘肃简牍与秦汉时期行政体系研究》

材料二 晚清时期,清朝长期实行的谕旨奏折制度悄然发生变化,新型谕旨奏折逐渐形成自身的寄发程式与管理制度。通过电寄寄发的谕旨称“电旨”,上行文书出现电奏,电奏由臣工拟定,交电报局寄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再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送军机处进呈。历次钦奉电旨、电奏、电信,按月分缮清折咨呈军机处、总理衙门查核。1906年10月,皖北遭遇严重水灾,安徽巡抚恩铭向清廷电奏此情,并请求“拨发藩库银十万两,以资赈抚”,清廷闻后立即寄出电旨允准。

——夏维奇《晚清电旨电奏发展述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甘肃简牍所反映秦汉政治的基本特点,说明甘肃简牍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行政公文出现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7 . 晚清大臣何桂清在《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订立后,又向咸丰皇帝明确提出,“驭夷之术,不外待之以礼、示之以信二者”。“将天津所定条约与上海所订善后章程,通行经办通商各衙门,一体知照。”并且得到了咸丰的谕准。材料说明清政府
A.内部存在着重视条约倾向B.严格要求外国侵略者守约
C.外交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D.制造些摩擦摆脱条约束缚
8 . 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发《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
C.颁发《资政新篇》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020-05-10更新 | 179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
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2020-04-27更新 | 8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
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
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