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1895年,日本学者尾崎行雄在其著作中提到,中国人“知道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尚不知国家为何物,焉有国家思想乎?”在北洋舰队投降时,广丙号舰长以“我舰属广东舰队,不属北洋舰队”为由,拒绝向日方交舰。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中国(     
A.海军近代化成效有限B.中央政府权力式微
C.国人国家意识的缺乏D.民众抵抗意志坚定
2023-01-1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法国相继侵略我国台湾,1885年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同年清政府宣布建立台湾省。这可以用于说明(     
A.清朝中央集权持续加强B.洋务新政激发了海权意识
C.政府民主化改革的态度D.中国面临国防安全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甲午战争期间,面对清军的失败,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发出警告:“在日本获得完全胜利的时候,中国的未来将产生最值得担心的后果”,英国随即向德法俄美等国提议联合劝告中日和平解决:俄国《公民报》也说“当日本获得全胜而缔结和平条约时,不能不使日本懂得有它所不能要求的东西”。这反映出(     
A.日本取得战争胜利已成定局B.日本扩张引发列强担忧
C.清政府“驭夷”外交效果显著D.列强舆论左右战争进程
2022-12-14更新 | 44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89411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这场战争在一定程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粟野慎一郎的言行表明,当时日本(     
A.深受《独立宣言》的影响B.获得了西方列强广泛支持
C.致力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D.意在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2022-12-07更新 | 321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协饷,有的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地方督抚力量削弱清王朝统治根基
C.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D.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
6 .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决定海军建设由“造船育才为主,买船引进人才为辅”改为“以购买西方铁甲船为主”;国家安全战略改为“联”日拒俄保韩”,相应地国家军事战略由“塞防海防并重”改为“塞防独重”。这些政策的转变(     
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凸显了国家的安全观存在缺陷
C.维护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D.利于获得更为广泛的外部援助
2022-11-11更新 | 460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89次组卷 | 10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口岸。但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本着“隐杜觊觎、保全主权”的设想,自开吴淞、秦皇岛、南宁为商埠。这一变化(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表明洋务运动效果有限
C.反映列强侵略深入内地D.旨在镇压各地革命运动
9 . 1875年底,左宗棠获得慈禧授权,任命胡雪岩作为代理人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所借款项用于支付西征军(湘军)的军饷和向德国购买军火。1879年底,当最后一笔借款达成后,汇丰银行故意向李鸿章集团泄漏借款内幕,朝廷随即查办胡雪岩。不久以后,左宗棠、胡雪岩相继去世,左、李之争以李鸿章集团最终胜出。由此可知(     
A.汇丰银行利用贷款对清政府进行控制和掠夺
B.左宗棠收复新疆巧妙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C.慈禧趁机打击了洋务派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
D.李鸿章集团的势力将一家独大再无竞争对手
10 . 1895年5月—10月,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当时,大陆一位画家据此创作下了图(注:桦山资纪是日本首任驻台总督)。该画(     
A.反映了反割台斗争的真实状况B.是研究反割台斗争的一手史料
C.表达出民众对斗争胜利的愿望D.旨在动员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战
2022-08-2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