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19-01-30更新 | 1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以下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19-09-22更新 | 840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01-01更新 | 250次组卷 | 76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2018-05-07更新 | 686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者总结了某一时期清政府对不同企业的做法,如下表所示

据此可知,清政府的做法
A.对近代企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B.推动了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
C.促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D.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6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B.赔款2亿两白银
C.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2022-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2016-12-12更新 | 514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8 . 李鸿章认为:中国“自强之道在师其所能,夺其所恃耳”,“我能自强,则彼族尚不致妄生觊觎”,“我不能自强,洋人亦必隐图其狡逞”,后患无穷。可见李鸿章的“自强之道”是
A.发展近代民族工业B.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改造传统思想文化D.增强全民族自信心
2021-08-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属于“器物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0 . 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要办实业,提倡“商战”,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御侮;张之洞也以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这说明
A.“实业救国”成为朝野共识B.发展民族工业顺应时代要求
C.洋务派出现维新变法倾向D.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