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如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齐全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D.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2020-07-28更新 | 580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南郑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或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和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近代主要洋务企业

类别企业创办人时间地点
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安庆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1865年上海
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李鸿章1878年唐山开平镇
汉阳铁厂张之洞1890年汉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其未能实现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根本原因。
(2)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