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1895年,大英图书馆收购了一套大清版画作品,并珍藏至今。这批由当时文人画师创作的画报主要用于宣传清王朝在甲午海战中如何英勇作战,以及日本在战败后向大清王朝投降的情景。下面版画为这套系列作品中的一幅,综合图文信息可知

版画标题:迎迓李傅相
主要内容:清军大胜,日本乞和。在各国公使的恳请下,李鸿章赴日谈判。
A.清政府封锁消息并开展愚民宣传B.晚清的中国画师们缺乏版权意识
C.家国情怀影响着历史记录的视角D.中日马关谈判受到国际舆论关注
2022-05-27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沈葆桢被诏办台防。台湾事件平息后,上《全台善后事宜并请旨移驻巡抚》折,提出种种善后措施。为加强台防,继续“开山抚番”,打通山前至山后路线,安抚“良番”。同时募民随往耕垦。18751月奏请开“严禁内地民人渡台之旧例”,恳驰“对铁、竹两项”的“旧禁”,后获得批准。他认为“台北口岸四通”,“拟建府治,治辖一厅三县”。1876年增设台北府,新设四县。仿西洋新法兴建安平炮台,仿淮楚军营制归并台地营伍。沈葆桢以煤矿为始基,奏请广开台煤,鼓励民间煤窑开采。聘英籍矿师勘察,准备开办西式煤矿,复拟炼铁,并建议开采煤油,并委丹麦人架设闽台电线。沈葆桢迁任两江总督后,架设电线、开采煤矿等工作由丁日昌付之实施。

——摘编自陈在正《论沈葆桢加强台湾海防倡导台湾近代化的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葆桢在台湾改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沈葆桢在台湾改革的意义。
2022-05-22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仲元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七)历史试题
3 . 列宁在论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时写道:“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这表明列强
A.在中国展开利益角逐态势B.开始觊觎中国边疆领土
C.对外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D.侵华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4 . 福州船政学堂《艺局章程》规定:“各子弟到局后,饮食及患病医药之费,均由局中给发”,此外,“每名月给银四两,俾赡其家”。“各子弟之学成监造者、学成船主者,即令作监工、作船主。每月薪水,照外国监工、船主辛工银数发给”。这些规定
A.有利于改变传统观念B.消除了顽固势力的阻挠
C.带来了教育机会均等D.践行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5 . 福州船政学堂的前学堂致力于培养轮船设计制造人员,后学堂培养轮船驾驶人员,二者都是典型的职业技术型专业,学制一般为三至五年,学生前三年学习理论知识,后两年外出“练船”进行航海实践。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A.重视发展民用工业求富B.人才培养目标求真务实
C.军工产品逐渐走向市场D.使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022-05-14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质量测评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漫画反映了近代列强在对新加入猎手俱乐部的衣着不伦不类的日本进行观望之余还带着不屑的情景。据此可推知,该漫画
A.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创作背景B.反映了列强企图联合侵略中国
C.暗示中国西南边疆形势严峻D.表达了西方对日本侵华的不满
2022-05-13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试卷
7 . 曾在上海广方言馆求学的张君劢回忆当时课程和教学情况:我们当时都是四天读英文,三天读国文。在四天读英文的时间,并不完全读英文,而是包括了数学、化学、物理、外国历史等。每一科都好像读四书五经似的,全要读熟。这可以用来说明(   
A.洋务派固守儒家传统教育思想B.传统教学方法制约课程实施成效
C.新式教育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D.维新学堂以培养实务人才为目标
2022-05-0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新高考广东压轴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1880年左宗棠在兰州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毛纺厂一十兰州织呢局。毛纺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资源,使农牧业获得发展。兰州织呢局的创办
A.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B.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D.改变当地农村落后面貌
2022-05-05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前期藏书家地域统计表

地域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北京山西
人数267247158743634
地域广东山东上海湖北江西四川
人数261712998
地域河北河南陕西湖南辽宁贵州
人数654433

——据《中国出版史游代卷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图书馆和出版总署编译局所藏1867年以翻译著作共有6686种,但“五四”以前翻译的图书所。1958年台北所谓“中央图书馆”编纂的《近百年来中译西书目录》,收录译自西文的书5047种,它受政治立场的影响,对许多存在偏见,导致了很多漏收,日本人实藤惠秀《中国译自日本书综合目录》,收录了从1868年至1979110年间的翻译著作5765种(次),与台北目录的5047种完全不重复,出版总署编译局所收录的译作有大量是上述两个目录都没有,例如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俄国民主主义,苏联著作等。而上述三个目录都不包含《东西学书录》(1899年,收录西、日文译作537种)、《译书经眼录》(1394年,在《东西学书录》基础上增加530余种)等所收录的译著。

——整理自《中国出版通史代卷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前期藏书家分布的地域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1867~1979年间中国翻译外书数量进行粗略估计,并分析各书目收录不全的原因。
2022-05-02更新 | 51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据1893年赴日的黄庆澄记载:“查东人(日本人)成好古,往往有隋唐以前书中士已佚者,彼国犹珍存之。自西学盛行,此风一变,昔所存者,弃若。闽粤商人、间有购收以归、而重利者。”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无法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B.东南沿海对外贸易兴盛
C.对周边的文化影响力衰退D.学习西方成为思想潮流
2022-05-02更新 | 85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