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4 道试题
1 .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A.清军战斗力落后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2 . 王华在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时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
C.传统文明的逐渐消失D.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3 .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18751883 退股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18751879 经费无着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18761892 亏损沈葆桢
直隶开平煤矿1873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1886 亏损胡思燮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 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先后时间排列为(       
A.南京、厦门、天津、杭州B.南京、天津、厦门、杭州
C.厦门、南京、天津、杭州D.厦门、南京、杭州、天津
5 .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     
A.太平天国运动B.1894年平壤战役
C.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
6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7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镇南关大战B.黄海海战
C.台湾保卫战D.威海卫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战斗开始不久,旗舰由于下水12年,久已失修,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摔伤,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整个舰队就失去了指挥……。”针对材料所描述的战况,下列相关叙述最准确的是
A.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B.此次战役我方主力丧失殆尽
C.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抢占了朝鲜全境
D.此次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 .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
A.林则徐B.曾国藩
C.洪仁玕D.康有为
2014-07-21更新 | 28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A.B.C.D.
2014-02-25更新 | 3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