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
2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南洋的华媒《星报》《叻报》等围绕着旅顺大屠杀事件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文章,在第一时间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并运用国际法与国际惯例斥责日方的诡辩与谬论。这反映出当时(       
A.国际法在南洋广泛传播B.海外华人民族意识觉醒
C.媒体报道即是历史真实D.清政府不关心舆论宣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2023-07-10更新 | 4271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前,中国没有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朝贡”事务。中国外交体制演变,始于“五口通商大臣”设立,后来随通商口岸扩展,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对外通商事务。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压力,成立总理衙门,它是专管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中国外交体制重大变化。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领事馆,它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中西交往中,清朝放弃了“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1901年,外务部设立,它厘定使节职制,制定外交规章,重视外交官培养,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正式确立,这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外交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清朝外交的主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洋务事业大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形式,由政府官员主持,而大部分科举出身的官员不愿从事洋务事业,这就为通过捐纳成为候补官员的捐员提供了署事机会,捐员大多为商人出身。以中国电报局为例,全局198个分局委员,80%以上是通过捐纳获得的。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捐纳制度(     
A.缓解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新路径
C.有助于近代化事业的开展D.助推了洋务运动目标的实现
6 . 下表是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注:仅指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这一分布状况反映了(     
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
上海3622047.75%天津41805.35%
汉口1335017.1%福州32404.15%
广州1030013.58%其他城市973412.47%
A.通商口岸的开放先后的差异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D.轻重工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60年5月,英法联军欲大举进犯京津大沽时,两江总督何桂清等人却与侵略军商议“借师助剿”之事。8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之际,清军与驻扎上海的英法“友军”共同阻挡太平军向上海进军。这体现了(     
A.中外反动势力的利益具有一致性B.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C.长江流域成为西方列强势力范围D.江浙的官员大部分为主和派
2023-05-06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掌握地方军政实权的洋务派督抚支持兴办近代企业,但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本地区的矿山开采和工业建设。洋务民用企业转归商办后,企业家更多地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总是在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区投资设厂。由此可见,洋务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A.促进了工矿企业的合理发展B.满足了洋务运动的发展需求
C.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限制D.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9 . 针对晚清列强环同的危局,同样心系富强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专注于从《管子》中进行学术探索,提出“以政教言之,言自强者无非西法是尚,求其能通古今利害以自强者,无有也”。他既认为“欲求坚甲利兵……则必以炼铁为第一要义”,又着力发《管子》中的“牧民”之意,认为富国之术“虽通鱼盐之利,而实重仓廪之储”。以下对张佩纶思想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运动时期思想的复杂性B.其“自强”思想带有明显的儒生色彩
C.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政教”层面D.坚持不废农本、执守王道的传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53年年底,清政府决定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和以“制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俗称钞票)。但不到两年时间,即使朝廷多次催促甚至斥责,各地官民也不肯收钞使用。晚清“钞票”发行的失败主要缘于(     
A.国内社会动荡和财政枯竭B.中央集权崩溃和吏治腐败
C.白银大量外流和铜币匮乏                         D. 政府信用不足和纸币贬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