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晚清时期,“西学中源”说一度流行。顽固派代表王仁俊认为“西法袭取我中法”,“西法难逃中法之窠臼”;“近年西学西政,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孔子先发其端”。这表明当时
A."西学中源"思想成为主流B.新旧势力的剧烈冲突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D.华夷观念的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79年,郭嵩焘出使英、法归国后,指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办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强夺民业,烦扰百端。”他极力主张官府不要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工商业,只要“创置器械推行之各省,俟民之择而从焉”即可。郭嵩焘的这一认识
A.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B.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思想潮流
C.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要求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3 . 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派对此进行反思。奕䜣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请予鸿章以商让土之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要有适应形势的改变B.奕䜣主张全盘西化以救亡图存
C.科学的分析了中国战败的根源D.表明奕䜣尽全力支持维新变法
2021-12-19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时局,这
A.表明中国近代边疆危机开始出现
B.导致清朝政府迅速陷入崩溃边缘
C.迫使中国社会掀起不同形式的教亡图存斗争
D.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 . 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类企业,在企业中,一方面,政府官员掌握企业的决策权与人事权,“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另一方面,商人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与经营风险,但是“商得若干之利,官亦取若干之息”,这类企业的出现说明
A.官府利用商人发展近代企业B.重农抑商政策终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D.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2021-12-03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6 . 学者雅各布·瓦伊纳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由国家广泛地运用国家的经济利益规范经济活动的学说”,财富是国家实力的根基。下列选项中符合经济民族主义定义的一项是
A.洋务运动B.实业救国C.抵制洋货运动D.三罢斗争
2021-12-02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1895年,李鸿章上书光绪帝:“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张之洞也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B.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的新动向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
2021-11-09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8 . 1858年一名侵华英军的军官写道:“中国官府惧怕我们的武力,并且对他们的正当权利一无所知,惧怕和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变得更加猖獗,可以为所欲为地施展恶行,社会渣滓都被吸引到这个国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②清朝地方政府的官员愚昧无能
③列强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④沿海地区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二日总理衙门议复奏折称:“该御史请将强学书局改归官办,自系为讲求实学,培养人才起见。”官办后,其报刊登内容均为官员升迁、钱粮水患等事务,至于广译西书,讲求维新一字全无。由此推断维新变法
A.组织力量欠缺群众基础B.没有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
C.推行过程太过仓促急迫D.具体策略受制于政治格局
2021-11-05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10 . 下列是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在华资本直接投资行业构成表。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前
估计投资额(美元)占合计百分比
贸易业4194991138.47
银行业2809494025.76
保险业59928005.50
航运业1334254912.23
工业1424512813.06
其他商业54280164.98
总计109053340100.00
A.列强对华商品侵略的特点B.民族资本在工业领域占优势
C.航海业成为中外争夺重点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