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政府高度集权化,朝廷决定各省的政策;而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发现有必要与外省大员磋商国是,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一变化(     
A.冲击了原有政治体制B.导致了最高权力转移
C.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威D.直接引发了分裂割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54年10月18日咸丰皇帝在上谕中说:“该夷(英、法、美)等曾先后驶往金陵(南京)、镇江,与贼交谈,其心怀叵测……。”这表明当时(     
A.列强企图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内地
C.清廷担忧内外势力联合反清D.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是容闳对历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评述。这一历史事件是(     
“其所招抚,皆无业游民,为社会中最无知识之人”
“使满洲政府几无日不处于飘摇风雨之中”
“即天假此役,以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之警觉,而有新国家新思想”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洪秀全幻想着“番第”(列强)为上帝出力,但“番第”却用大炮回报了他。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方打击清军、压迫清廷;同时在南方协同清军与太平军作战。事实表明(     
A.中国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列强一贯镇压中国民主革命
C.利益是列强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D.传播基督教是列强侵略借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教法兼行”的思想,主张将教育和立法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倚仗于法。教虽以西学西艺为手段,但“教法兼行”的思想源于儒家。他在后面提到“以刑辅教”“先德后刑“,也与董仲舒的说法基本一致。这表明洪仁玕的法制思想(     
A.具有典型的儒家色彩B.秉承中体西用的观念
C.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D.意在提振天国的声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
2023-10-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末学者辜鸿铭说: “咸同年间( 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咸丰以前,整个国家的税收款项由户部统一调拨安排。1853年,为解决地方军饷的厘金制度创设,但“厘金并不完全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地方当局扣留了厘金收入的大部分,上交北京的只占百分之二十”。税收领域的这一变化(     
A.加速了中央权威的衰落B.导致了政府收入的锐减
C.造成了洋务运动的失败D.反映了忠君观念的崩溃
2023-03-24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近代某历史文献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该文献是(     
A.《海国图志》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D.《天朝田亩制度》
10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0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