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太平天国统治时期,某年湖北的一次科举考试中,不到1000人的应试者,800多人中了举人;而在安徽的科举考试中,一个县就出了30名举人。由此可知,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意在(     
A.顺应民心民意B.优化选官制度C.创新用人方式D.巩固天朝政权
2 . 图1所示是1851-1863年清朝的地丁银收入情况,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图1

A.农民运动的冲击B.赋税制度的变革C.民族危机的加深D.洋务运动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它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使得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改善太平天国的财政困难D.确立了政治民主化新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马克思指出:“推动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B.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C.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
D.列强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022-12-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从金田起义至定都天京进军示意图(局部)。由此推知,当时的清政府(     

A.存在严重内忧外患B.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剧
C.统治迅速土崩瓦解D.已经丧失革新能力
6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私有制
③两者都顺应农民要求,都能调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空间”。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022-11-12更新 | 339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7届江西玉山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0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代前中期,各省税款由户部统一调拨。后由于财政困难,1853年,清廷逾令各省每年将库款“按年定数指拨解部”,各省督抚筹款上解,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财政系统。这说明当时
A.中央财权完全转移到地方B.国内政局变动削弱中央集权
C.汉族官僚地主地位的上升D.地方督抚专政局面已经形成
10 . 近代中国某部著作的指导思想是:“照得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本军师恭膺圣命,总理朝纲,爰综政治大略,编成……”该著作是指
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D.《临时约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