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因官军在“靖乱”方面的无力,朝廷不得不大量用士绅办团练。最初起用的基本是缙绅(即在籍官员)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后来就逐步扩大到一般的绅衿,其结果是起义被成功镇压。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这一现象(     
A.推动新阶级力量的崛起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导致了中央权力的下移D.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98,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清廷将在广州购置的铁厂机器一并移鄂。汉阳铁厂于18918月开始兴建,1894628日开炉。汉阳铁厂建有高炉2,附设机器厂,铸铁厂等10个分厂。开工之初,生产不畅。由于炼铁焦煤需要从河北开平运输,导致钢铁生产成本高于进口钢铁,1896年亏损100多万两白银。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财政困难,提出招商承办。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办。1907年对汉阳铁厂进行改造,产品质量得以提高,产量有所增长,向美、日等国出口产品。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改为商办。

—摘编自何太平《汉阳铁厂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其他钢厂》

材料二   1871,德国蒂森联合公司创建时正处德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但自1873年维也纳股市暴跌之后,欧洲经济出现了大滑坡,钢铁产品的价格大幅回落。然而此时蒂森联合公司却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工人,扩大了销售;为了开拓产品的海外市场,奥古斯特曾远游俄罗斯。19世纪80年代,该公司不仅增加了产品种类,而且还将相关部门进行了合并。到1886,公司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定型,包括一家轧钢厂、一家小型炼铁厂、一家钢管厂、一家钢板厂等。蒂森公司的政策是全方位提供钢铁制品,且生产多样化、产品特色和高产量的标准化生产是当时欧洲与北美在钢铁产业中的主要区别。

—摘编自托马斯《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阳铁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蒂森联合公司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阳铁厂和蒂森联合公司发展的相同之处。
2022-10-1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高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革命口号,对封建统治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击,在政治上、经济制度上、思想意识、社会生活领域,都进行了“大清洗”。这是清朝统治第一次遭受长时间大规模“袭击”,农民阶级继续进行反压迫、反饥饿的农民运动,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起了暴力革命运动,统治中国几百年的清朝终于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打击下,敲响了丧钟。

——刘青花《浅析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260多年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扫除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解放道路的障碍,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统治迈向民主政治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新纪元,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践行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的程序,对中国政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闸门,是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1875—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洋务派开办新式煤矿(部分)的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新式煤矿的开办(     
开办年份煤矿名称创办者开办原因
1875直隶磁州煤矿直隶总督李鸿章机器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用煤
1876台湾基隆煤矿两江总督沈葆桢福州船政局、军工厂等用煤
1879湖北荆门煤矿直隶候补道盛宣怀机器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用煤
1880山东峄县煤矿安徽寿春候补知县——
1882江苏徐州煤矿知府胡恩燮——
1891湖北大冶煤矿湖广总督张之洞汉阳铁厂用煤
A.实现了政府对煤炭资源的垄断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时人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器不如人”。正如李鸿章所言“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弓矛小枪小炮,故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而解决之道,在“讲求洋器”。这种认识,在当时(     
A.引发了全盘西化浪潮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促进了维新运动的深入
6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许多学者指责李鸿章父子卖国自保,两江总督张之洞强烈反对批准条约,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子几次联名上书清廷,请求清帝废除条约,迁都内地,继续战斗。这表明(     
A.洋务派内部已开始分裂B.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
C.民族危机激发爱国精神D.爱国运动改变战争结局
7 . 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不仅一部分洋务派承认了维新之必要,连一部分顽固派也开始接受了洋务运动的东西。材料意在说明甲午战争(     
A.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B.加深了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
C.弥合了各救国方案间的分歧D.动摇了晚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2022-06-24更新 | 516次组卷 | 1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898年3月,英、德两国在赫德帮助下战胜俄、法集团,与清政府签订了《续借英德洋款合同》。合同规定:清政府向英、德借款1600万英镑,年息四厘五,45年还清,除以关税作保外,还以江浙等地厘金和湖北等处盐厘作保。借款合同的签订
A.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反映英德根本利益一致
C.开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资政新篇》一书中,洪仁玕简略地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富国强兵的情况,主张太平天国不要再走传统的老路。在发展生产方面,要向西方学习,展工商业,发展交通,开采矿藏,立邮局,办报纸,设医院等等。这说明
A.革命阶级局限性发生转变B.西学东渐进一步发展深化
C.开明政策得到了广泛实践D.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发展
10 . 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写道:“……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拨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统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李鸿章章阐述的是
A.汉阳铁厂工作流程B.洋人枪炮威力巨大
C.蒸汽动力运转原理D.旧式学堂教学内容
2022-03-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