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
B《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在法律上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明定国是”诏书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标志着资产阶级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A.AB.BC.CD.D
2024-04-24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五校(清新一中、佛冈一中、南阳中学、连山中学、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1860年,面对内外交困的时局,清廷上下一致要求“速为议抚”,权臣桂良主张将原本用于筹备海防的费用“移而为抚局赔偿之用”。方针既定,原本北上京津地区勤王的“御夷”之兵纷纷被要求原地不动或折回“剿逆”防地。据此可知(     
A.洋务派主张遭顽固派抵制B.太平天国将面临更大压力
C.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狂潮D.民间舆论左右政府的决策
2024-04-18更新 | 57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61年到1890年,清政府任命的44个总督中,汉人占34个;巡抚117人中,汉人占104人,他们中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刘坤一、郭嵩焘等,都成为晚清政治有影响的人物。这种权力结构出现的契机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中法战争D.维新变法运动
2024-03-22更新 | 19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861年,太平天国既承认列强治外法权及长江自由航行权,又拒绝其联手灭清、分土而治的提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太平天国(     
A.仍为传统农民起义的模式B.反映了近代国人寻求国家出路的曲折性
C.是对封建制度的修修补补D.解决了变局下农民战争向何处去的问题
2024-02-22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广东军务记》中记载:"富者捐资,贫者出力,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响应风从,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聚至百有余乡。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奋呼攻打,昼夜不息。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材料所反映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军浴血抵抗清政府
C.黑旗军武装反抗日军D.义和团民抗击八国联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54年10月18日咸丰皇帝在上谕中说:“该夷(英、法、美)等曾先后驶往金陵(南京)、镇江,与贼交谈,其心怀叵测……。”这表明当时(     
A.列强企图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内地
C.清廷担忧内外势力联合反清D.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太平天国之初,流行的歌谣中唱到:“换个朝来立个王,带兵最数好洪扬,吃饭官兵同张桌,睡觉官兵同个房”后定都天京伊始,天国便颁布了一部“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太平天国礼制》。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A.代表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B.中央政府权威逐步加强
C.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浓厚D.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3-12-01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5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8 . 1862 年,慈禧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克日办理,但于剿贼有裨,朕必不为遥制。其事后如有必须酬谢之说,亦可酌量定议,以资联络。”英国首相巴麦尊声明要帮助清政府,使“中国内部全局得入正轨”。上述行为表明(     
A.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B.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列强放弃对清政府的敌视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色彩更加浓厚
2023-11-20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
2023-10-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从18世纪末叶起,随着西方商人和旅行家对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加, 以往耶稣会士笔下对中国的理想主义报道被挤到一边。商人们对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央王国的精神生活少有兴趣,只对对华贸易和赢利兴致勃勃。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业革命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列强借助优越的技术和军事力量追求殖民扩张,追求强权的获益,并以此代替了对中国的兴趣。当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陷入了一种自大感和欧洲中心的精神状态中。以往对中国的和谐之音出现了反转,中国和中国人的图像已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

——摘编自邵灵侠《文化碰撞: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

针对材料所述情况,请你以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真实状况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6-21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