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从18世纪末叶起,随着西方商人和旅行家对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加, 以往耶稣会士笔下对中国的理想主义报道被挤到一边。商人们对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央王国的精神生活少有兴趣,只对对华贸易和赢利兴致勃勃。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业革命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列强借助优越的技术和军事力量追求殖民扩张,追求强权的获益,并以此代替了对中国的兴趣。当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陷入了一种自大感和欧洲中心的精神状态中。以往对中国的和谐之音出现了反转,中国和中国人的图像已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

——摘编自邵灵侠《文化碰撞: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

针对材料所述情况,请你以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真实状况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6-21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学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看法
内容书名作者
其责是不在于军事而在于政治……若再推究得深些,则其失败,亦可以说是在文化上《中国通史》吕思勉
粤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国史大纲》钱穆
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未能顺应历史潮流B.动摇了正统思想统治地位
C.缺乏科学思想武器D.深受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50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0次组卷 | 10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太平天国在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后,开始向民众灌输基督教思想。洪秀全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新版《三字经》,开篇为"皇上帝,造天地,造山海,万物备,六刚间,尽造成……"另外还有一些颂扬上帝和耶稣为人类真正救世主的赞美诗。洪秀全此举意在
A.借传统教化形式渗透治理理念B.传播基督教义以融入世界发展
C.通过蒙学教育促进文化的传播D.促进儒学思想与基督教义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2019-01-30更新 | 4638次组卷 | 116卷引用:海南省屯昌县屯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