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官佐从儒生中挑选,兵丁从朴实务农类人中挑选,官兵俱来自湖南省,以捍卫孔孟传统为使命。同时湘军的兵丁由官佐招募,兵丁对招募他们的官佐效忠;而官佐则矢志效忠曾国藩。这表明(       
A.儒生构成了湘军的主体力量B.中央政府的权威潜藏挑战
C.旧有兵制开启近代化的转型D.太平天国动摇清廷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为1753—1851年广西人口、耕地面积以及地丁银情况。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     
时间人丁(万口)耕地面积(顷)额定地丁银实征地丁银
1753年197.687401//
1820年742.989812393545/
1851年782.389620694984778105(1849年数)
A.清朝摊丁入亩税制改革B.高产作物促进人口增长
C.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D.专制统治导致政治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54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某官员在一份考察太平天国活动的报告中写道:“原本以为一个年轻的刚刚通过斗争而生存的势力,将会是一心渴望得到欧洲人的帮助和合作……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这反映出(     
A.列强扶持太平天国取代清政府B.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性
C.列强与清政府联合镇压太平军D.太平天国中断与外国的通商贸易
2024-05-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八块汉白玉的大浮雕,分别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八个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一块浮雕是金田起义。主要原因是以金田起义为起点的太平天国运动(     

A.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B.是近代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D.将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2024-05-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0年,面对内外交困的时局,清廷上下一致要求“速为议抚”,权臣桂良主张将原本用于筹备海防的费用“移而为抚局赔偿之用”。方针既定,原本北上京津地区勤王的“御夷”之兵纷纷被要求原地不动或折回“剿逆”防地。据此可知(     
A.洋务派主张遭顽固派抵制B.太平天国将面临更大压力
C.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狂潮D.民间舆论左右政府的决策
2024-04-18更新 | 57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高考历史热身卷(山西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61年,苏松太道吴煦照会英、法、美三国领事:“前者闻有外国人与贼交易往还,并有运售枪炮情事,苦无禁阻之策。近访得又有外国商人广运枪炮火药,赴苏售卖,使该逆多得军火,于剿捕大有关碍。”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外联合剿杀太平天国B.西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C.农民战争具有时代特征D.清朝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2024-04-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主张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这些主张(       
A.彰显了先进国人实业救国的愿望B.动摇了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改善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D.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尔敏《淮军志》里《淮军统将表》收录的432人中,除未知籍贯者80人外,明晰籍贯的352人中,安徽籍者有279人,约占80%,湖南籍者41人,约占12%,其余四川、江苏、直隶、贵州、江西、湖北、河南等多省乃至外籍(法国)者共29人,约占8%。这说明淮军(     
A.以安徽为主要战斗阵地B.带有较强的地缘色彩
C.得到安徽民众普遍支持D.以血缘为纽带而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清政府命令各地举办团练保卫地方,将领自募兵勇进行训练。这些军队所需军费由督抚就地筹集,一定程度上成为督抚的私人部队,中央无权调遣,诸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这一措施(     
A.造成了中央权力的下移B.瓦解了清王朝政治统治
C.推动了军事制度近代化D.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危机
2024-02-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54年,曾国藩在湘军编练之初处于“不官不绅”的尴尬地位。1860年,曾国藩被授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次年,曾国藩从湘军统帅升为东南四省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反映出(     
A.太平天国势力壮大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C.汉族官僚地位上升D.洋务运动正渐渐兴起
2024-0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