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太平军从湖北进军南京的路上,“不信诸神及浮屠氏,遇寺观辄火之,目为妖庙”。占领南京后,实行严格的出版管制,一切“妖书邪说”均不得买卖藏读,同时大量印刷《天条书》等书籍,要求官民仔细阅读。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A.满足民众的反封建需求B.践行新的文化政策
C.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破除宗教神学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王朝调度国计民生,常常要从有余省份的很两中指拨一部分解运到不足省份,名曰“协济”。1861年之后,“惟山西年清年款,他省多不能依限报解,且有逾限不解者”。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权力下移B.地方经济发展失衡C.中外关系紧张D.太平天国运动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调低辖区内的田赋附加税与漕米负担近50%;第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也将江苏的漕粮负担减去27%。这一系列举措意在(     
A.逐步恢复社会秩序B.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C.削弱地方军阀实力D.满足北方粮食供应
2024-04-2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太平军要求恢复汉族的衣冠服饰,但其并不反对满清的“衣冠之治”,士兵和官长、官阶不同的官长的服色和规格等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反映出(     
A.易服成为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手段B.太平军致力于打破传统等级秩序
C.民族矛盾激化影响社会习俗变迁D.农民阶级未摆脱自身阶级局限性
2024-03-2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是(  )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资政新篇》D.《天朝田亩制度》
2024-03-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64年,清廷命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整顿江南田赋,以正赋取代之前权宜采取的粮捐、亩捐等,并要求“认真收纳,年清年款”。此举意在(     
A.防治地方官员贪腐B.推动财政体系近代化
C.筹措洋务运动经费D.重建战后的统治秩序
2024-03-08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尔敏《淮军志》里《淮军统将表》收录的432人中,除未知籍贯者80人外,明晰籍贯的352人中,安徽籍者有279人,约占80%,湖南籍者41人,约占12%,其余四川、江苏、直隶、贵州、江西、湖北、河南等多省乃至外籍(法国)者共29人,约占8%。这说明淮军(     
A.以安徽为主要战斗阵地B.带有较强的地缘色彩
C.得到安徽民众普遍支持D.以血缘为纽带而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医院以济疾苦,系富贵好善”“兴鳏寡孤独院,准仁人济施”“兴波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这表明他主张(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社会捐利事业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发挥儒学教化作用
2024-02-2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63年清廷共设8个总督,15个巡抚,其中湘军集团竟占了5个总督9个巡抚。湘军集团不仅拥有军事大权,而且掌握了地方政权和财权。这一局面的形成源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2024-0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A.发展资本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平均分配土地D.主张扶清灭洋
2024-02-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