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太平天国前期,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主张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B.《瀛寰志略》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     
A.体现农民政权性质B.反映出民族忧患意识
C.顺应中体西用潮流D.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2024-05-13更新 | 9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54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某官员在一份考察太平天国活动的报告中写道:“原本以为一个年轻的刚刚通过斗争而生存的势力,将会是一心渴望得到欧洲人的帮助和合作……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这反映出(     
A.列强扶持太平天国取代清政府B.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性
C.列强与清政府联合镇压太平军D.太平天国中断与外国的通商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世纪60年代,南京房产诉讼繁多,为此地方官员堪定房产产权并颁发执照,为遗失契据的房地产提供了全新的产权证明。勘定房地产权,带有鲜明城市规划性质,得到百姓的积极响应,时人产权意识日渐强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B.外来人口大量增多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D.太平天国战事影响
2024-05-05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6题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以后,苏州地区地方士绅设立义庄重构宗族,致使该地区义庄数量增长。到1911年,共设有义庄128个,而尤以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居多,占比近70%。该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A.社会政治局势动荡B.政府赋税压迫沉重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列强侵略程度加深
2024-03-16更新 | 532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痛斥“动言风煞(水),致珍宝埋没不能现用”的现象,主张于全国21省通21条大道;而到了19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洋务派官僚倡议修建铁路、开采矿藏时,朝野守旧势力纷纷援引风水龙脉之说相指责。对比两者可知(       
A.洋务新政后期的改革越来越趋向保守B.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资政新篇》体现先进国人的近代观念D.洋务运动违反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贼情汇纂》记载,杨贼说:“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而据为根本。”与材料相关的是(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兴起D.日本侵华南京沦陷
2023-12-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太平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动摇了儒学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B.超越小农生产方式的实际
C.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缺乏科学思想武器的指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讲道理”是太平天国对士卒民众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19世纪50年代中期,太平天国在各占领地区的“讲道理”侧重于政治说教和宗教宣传;19世纪60年代初,以经济劝导为主,要旨劝谕民众进贡、交赋、纳税。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权指导思想的改变B.时局战局的恶化
C.基层政权建设的巩固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是关于太平天国的讲道活动中部分内容的摘编情况。太平天国的“讲道”活动(     
时间内容
1853年据清方探报,太平军攻克安庆集贤关后,“高札木屋,宣讲伪书”
1861年硖石镇守将罗某至海宁花溪“设台讲礼,并催完银”
1861年常熟东乡梅塘医士王春园,因乡官派役逼索,盟约乡里,拆馆打官,守将钱桂仁亲至梅里书院安民讲道理
A.意在强化传统伦理B.是对基层民主的探索
C.丰富了乡约的内容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