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7-12更新 | 5566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0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
3 . 下列各项中,对下图所示战争表述正确的有

①邓世昌在此次战争中壮烈殉国
②丁日昌是这次战争的指挥者
③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战后列强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中日海军的一场决战。这场大战
A.以北洋舰队率先撤离战场告终
B.是现代和中世纪武器的一次较量
C.导致清军丧失在朝鲜的主动权
D.清军的兵力战舰损伤远大于日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近代日本发动的黄海大战的形势图。此战的直接影响是
A.日本控制了该海域制海权
B.中国的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C.日本在北京至山海关驻兵
D.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谷玉霖,来远舰炮手,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2017-09-23更新 | 9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海上的一次战役。有人曾作诗“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倭寇挫吾军。后来天道终归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是纪念
A.丁汝昌B.刘步蟾C.林永升D.邓世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2016-11-27更新 | 25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9 .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A.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B.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
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2016-11-2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嘉兴第一中学等五校高三上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