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是1894年刊登于《伦敦新闻画报》的漫画作品《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画面中,日本武士矮小、机警,正挑战强悍勇武的中国巨人,西方人则站在梯子上远远观望。以下对漫画理解准确的是(     
A.是研究古代中国漫画历史的第一手史料B.全面客观反映了当时中日两国实力对比
C.真实反映了当时作者对战争结果的预判D.侧面揭示了战争爆发时西方国家的立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往人们研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时,往往指向清廷腐败、指挥失当等因素,最近有学者发文称“日本66家报纸派出129名随军记者,对中国发动了凌厉的宣传攻势,而清政府不但没有进行回击,还拒绝了国内外记者的随军米访要求,未战中国己然输了”。由此可知
A.历史研究随视角扩展而深入B.舆论宣传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C.清政府没有做战争准备工作D.近代中国报纸企业还未产生
3 .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
A.新式海军的出场与角逐B.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
C.民族资产阶级登台领导D.面临的敌人来自东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茫茫洋面上,他们用愤火与热血表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致远”舰攻敌受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270人俱殉国。“在舰阵役者九十余人,与舰共沉者六百余人。”这一壮烈场面出现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01-30更新 | 5267次组卷 | 1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