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世纪80年代,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指出“若夫朝廷得人而官之……乃取士之制,只凭制义、试律、土饭尘羹,既空疏而无用”,此后,他又表示:“因西学为当务之急,遂于上海一隅,创立中西书院”。据此可知,林乐知的认识
A.找到了晚清落后的根源B.提出了完全西化的主张
C.意识到近代转型的需要D.推动了教会学校的普及
2022-04-23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
2 . 1895年,面对险峻形势,清朝朝野一时议论纷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5年5月11日

光绪帝颁发朱谕: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

——《清实录·德宗实录》

1895年7月19日

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俄国)与中国乃二百余年盟聘邻邦,从未开衅......(俄)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已实受其益,倭人凶锋藉此稍挫,较之他国袖手旁观、隐图商利以相去远矣。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

——张之洞《密陈结援要策片》

1895年7月20日

陕西道监察御史史熙麟上奏:(洋务新法)皆为邪说,商货已变,并及朝政,军器已变,并及文事,尽破成例,尽坏成法。

——史熙麟《法无可变宜斥邪说以塞乱源折》

1895年某月某日

苏州秀才包天笑(时年19岁):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吗?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言论。(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中一人或多人的言论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2-04-21更新 | 987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靡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A.关注民用企业市场竞争力B.视航运业为洋务发展关键
C.重视国防工业的独立安全D.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022-04-21更新 | 822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场,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场雇用了1140名工人……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二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使用新式机器,雇用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但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2022-04-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表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的过程,据如表可知,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
时间过程
1909年农工商部注册商办公司成功,获得了完全商办的法定身份
1911年初获得邮传部对商办章程的基本承认和官方干涉减少
1911年末官方所派管理人员的撤销
1912年初至1914年2月产权自卫和资产重组的成功,行使了对产权的独立处置权利

A.体现了官商利益博弈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导致了产权政策变化D.顺应了列强资本输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尽管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已经远去,但它却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1)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时势,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处境,因此思想解放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应该始终处于开放和吸收的状态。

2)解放思想代表着与落后的思想风气、观念相对立,若要真正地战胜它(旧思想风气),需要有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3)思想解放与经济发展是统一体,需要全面地融合起来,通过思想解放来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思想解放。

4)解放思想必须要加强创新,实现内外部的有效互动和联合。

——摘编自肖雅文《基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7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是日本蓄谋已久的结果B.中国失败具有必然性
C.导致中日海军力量逆转D.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8 .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铁路建设经费主要以官款为主,建设的体制也以官办为特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铁路政策开始由官办转向商办,并最终实行了“借债筑路”的政策。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政的全面展开B.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严峻的内外环境D.抑商政策的调整
9 . 1898年2月,清政府取“示昭大信于天下”之意发行昭信股票,以田赋、盐税为担保,二十年还清。债券由户部专设昭信局、各省设分局办理,购买1万两以上者予以官位。这表明此时的清政府
A.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B.试图通过革新来自救
C.积极提升自身公信力D.开辟选拔官员新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合并;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延缓了封建经济的解体进程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序幕D.对外国经济扩张有抵制作用
2022-04-13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