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在保障漕运、镇压太平天国、抵制外国资本入侵和抑制外国资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清政府器重。与此同时,新式轮运面临重重风险,轮船招商局需要靠清政府扶持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A.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典范B.一定程度上捍卫国家的经济主权
C.对清政府的依赖性日益减弱D.采取了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
2022-06-04更新 | 433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2 . 1861年,法国驻沪代理领事爱棠称,“法租界长期以来不被注意地皮突然变得身价百倍,所有出卖的地皮都被争相购买”,因此“地皮价格抬得很高,最初每亩地卖200两,已经被认为很贵了,现在即使卖1200两,买方还争先恐后”,这种势头一直保持到1864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上海成为对外贸易中心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D.洋务运动的有力刺激
3 . 如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B.追求利润渐成洋务运动的宗旨
C.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
D.民用企业应军用企业需要而生
2022-05-31更新 | 536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三校(惠阳中山中学、龙门中学、惠州仲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二   清代新建的书院达781所,其中民办占9.65%,官办占78.74%,其他占11.61%。从道光年间到清末,传教士在中国创办90余所教会书院,分布在30多个城市。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中学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摘编自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革》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书院与南宋书院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书院变革的历史影响。
2022-05-30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一)历史试题
5 . 见微知著,厚重的历史往往通过一些点滴毫末的细节折射出来。以下是1876年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的对话:

李鸿章:对于贵国近来所举很为赞赏,独对贵国改变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

森有礼:我国旧有的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到的,宽阔爽快,极适于无事安逸之人,但对于多事勤劳之人则不完全适合……对于今日时势之下,甚感不便。今改旧制为新式,对我国裨益不少。

李鸿章:衣服旧制是体现对祖先遣志的追怀之一,其子孙应该珍重,万事保存才是。

森有礼:如果我国的祖先至今尚在的话,无疑也会做与我们同样的事情。1000年前,我们的祖先看贵国的服饰有优点就加以采用。不论何事,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传统。

李鸿章:话虽如此,阁下对贵国舍旧服仿欧俗,抛弃独立精神而受欧洲人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吗?

森有礼:毫无羞耻之处,我们还以这些变革感到骄傲。……正如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国家,只要发现其长处就要采之用于我国。

李鸿章:我国绝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它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才不得不采之外国。

——据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整理


根据对话并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概括“对话”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双方争论的焦点?
(2)你如何看待双方对“羞耻”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列强在华设立的邮政机构统计表     单位:处
年份
国别   
18701879190619131918
英国28141420
法国12141321
美国111114
俄国5518119
德国2141240
日本717129140
总计42565187344
——据《中国近代邮电史》
上表数据的变化反映出,20世纪前期(     
A.列强实力对比急剧变化B.中国邮政事业较快发展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户部银库“为天下财赋总汇”“各省岁输田赋、漕赋、盐课、关税、杂赋”,除存留本省支用、协济不足省份外,“凡起运至京者咸入焉”,执行着类似“国库”的功能。由表1可知,清政府支出剧增从而遭遇严重的财政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管收除在银数及各省解部饷鞘数量情况             单位:万两
年份旧管银数新收银数解部饷鞘数量开除银数实在银数
咸丰元年844.0962850.8529约6095鞘、500匣956.9910737.9581
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约3661鞘、220匣1032.6172541.5246
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约2543鞘、130匣847.1746169.6897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022-05-2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8 . 1895年,大英图书馆收购了一套大清版画作品,并珍藏至今。这批由当时文人画师创作的画报主要用于宣传清王朝在甲午海战中如何英勇作战,以及日本在战败后向大清王朝投降的情景。下面版画为这套系列作品中的一幅,综合图文信息可知

版画标题:迎迓李傅相
主要内容:清军大胜,日本乞和。在各国公使的恳请下,李鸿章赴日谈判。
A.清政府封锁消息并开展愚民宣传B.晚清的中国画师们缺乏版权意识
C.家国情怀影响着历史记录的视角D.中日马关谈判受到国际舆论关注
2022-05-27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一般委任谙悉洋务的实力派官僚担纲外交机构的长官。因此,奕䜣等洋务派首领把持的总理衙门职权不断扩大,总揽了包括众多内政外交在内的全部“洋务”。清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A.建立近代外交B.应对内外压力
C.适应列强需要D.推行洋务运动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沈葆桢被诏办台防。台湾事件平息后,上《全台善后事宜并请旨移驻巡抚》折,提出种种善后措施。为加强台防,继续“开山抚番”,打通山前至山后路线,安抚“良番”。同时募民随往耕垦。18751月奏请开“严禁内地民人渡台之旧例”,恳驰“对铁、竹两项”的“旧禁”,后获得批准。他认为“台北口岸四通”,“拟建府治,治辖一厅三县”。1876年增设台北府,新设四县。仿西洋新法兴建安平炮台,仿淮楚军营制归并台地营伍。沈葆桢以煤矿为始基,奏请广开台煤,鼓励民间煤窑开采。聘英籍矿师勘察,准备开办西式煤矿,复拟炼铁,并建议开采煤油,并委丹麦人架设闽台电线。沈葆桢迁任两江总督后,架设电线、开采煤矿等工作由丁日昌付之实施。

——摘编自陈在正《论沈葆桢加强台湾海防倡导台湾近代化的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葆桢在台湾改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沈葆桢在台湾改革的意义。
2022-05-22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仲元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