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时人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器不如人”。正如李鸿章所言“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弓矛小枪小炮,故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而解决之道,在“讲求洋器”。这种认识,在当时(     
A.引发了全盘西化浪潮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促进了维新运动的深入
2 . 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这反映出(     
A.科举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B.洋务运动近代化成效显著
C.制度变革的条件已经成熟D.民族危机引发观念更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来要求

“中体西用”一般认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关于其作用和意义,史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如表所示。

看法代表人物
“中体西用”充分体现了洋务运动目的和手段的根本矛盾,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与实际行动的行不通,硬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体系糅合在一起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黄逸峰
姜铎
“中体西用”虽有局限性,但主流是进步的,是发展变化着的革新进取思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来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季云飞
陈旭麓
“中体西用”是一种由积极走向消极反动的社会思潮。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其逐渐丧失了历史进步意义,成为中国社会继续近代化的思想障碍。丁伟志
何继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有学者指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证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为克服这一“狭隘性”(     
A.清廷承认了义和团的合法性
B.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群众性反割台斗争此起彼伏
D.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维新浪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江浙皖地区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客民争携耒耜来,有主田畴,强行霸占,有喧宾夺主情形”。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尽非原户。”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A.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B.西方列强势力深入东南
C.原有社会秩序遭到冲击D.自耕农的数量急剧减少
6 . 张之洞掌管湖北期间,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建设长江中游交通网;左宗棠掌管福建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沿海区域的航海及船舶工业,并建立了厦门这一近代化城市。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成立了总理衙门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了新式学堂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7 . 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先后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签订合同,规定了三家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的营业份额(如下表所示)。这些合同的签订,反映了(     

长江

北洋

上海——宁波

上海——福州

招商局

55

42

60

44

55

50

55

50

太古

45

38

28

45

50

怡和

20

40

28

45

50


三家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的营业份额
A.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B.商战成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中心
C.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客观上有利于维护中国的权益
2022-07-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甲午战败后不久,曾任两广总督的张树生在《遗折》中提出疑问:“中国(学习西方文明)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会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作者意在(     
A.中国要免受列强欺侮,应学习西方制度
B.中国应该坚持“中体西用”
C.强调中国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必要性
D.强调洋务运动的重要性
2022-07-08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了60个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总计投入经费约5300万两。其中军事工业21个,创办及历年增添设备经费约1500万两,其他近代企业39个,投资3700万两。以30年计算,平均每年2个,投资170余万两。如果再加上在洋务派影响和特别批准下,以官督商办名义兴办的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也不过共有120余个,合计投资约5800万两,平均每年4个,投资不及200万两,这样的数字不仅根本无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即使起步差不多同时的日本,截止1892年的25年中,最后共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总计资本2.89亿余日元,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资本1100余万日元,约合中国银两700多万两。

——摘自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

材料二 归根结底,明治维新是一次文化革命,这种革命会创造很多,但不可避免也会毁掉很多。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许是让日本跨入文明大国行列的无害的工具,但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道德标准难免缺失。人们无条件服从天皇的命令来牺牲自我、创造财富,整个体系是单向的——从上到下——统治者和官僚的愿望传达给了广大人民,富人的愿望传达给了穷人,而那些下层人民的愿望则没有向上表达的途径。

——摘编自(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
2022-07-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晚清时期,清政府陆续向18国派驻使团,职掌各有不同,其中遣使德国的主要原因是“订购船炮”。清政府向德国“订购船炮”是为了(     
A.镇压太平天国B.抵抗英法联军C.推进洋务运动D.开展戊戌变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