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晚清湘籍官僚集团崛起有着显著的职场“雁阵效应”,湘军集团官至督抚者达27人,“各省共总督八缺,湖南已居其五。巡抚曾国荃、刘蓉、郭嵩焘皆楚人也,可谓盛矣”。这(     
A.说明了中央权力下移B.导致了洋务运动速败
C.摧毁了封建统治根基D.造就了军阀割据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英国商人向太平天国军队出售了大量粮食以缓解其粮食短缺,英国政府予以积极配合和支持;但是在太平天国后期,英国政府命令禁止外商接济、出售粮食给驻守安庆的太平军,安庆很快陷落。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     
A.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坚持反帝立场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资政新篇》威胁英国在华利益D.“保护东南章程九款”
2024-05-3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消廷和江宁将军都急欲恢复江南驻防旗营旧制。但地方督抚不愿以地方财政来供养驻防八旗,常以资金匮乏为由拖延执行清廷的谕令,敷衍江宁将军的重建要求,直到光绪二十四年江南驻防旗营旧制也未能完全恢复。地方督抚的行为反映出(     
A.清末中央财政权力的下移B.清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C.官办军事工业资本积累不足D.江南旗营驻防地区经济萧条
2024-05-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   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太平军所到之处“查庵观寺院田产充公”。1852年夏,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又联名向洪秀全上书,申明“宜广积粮,以充军备而裕国课”,并请准“照旧交粮纳税”。1853年下半年,《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湖北、江西、安徽一带的“富室”被太平天国勒令“计亩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等,分为无田者食”。1853年年底,石达开到达安徽,为“结民”,他让当地人充任“乡官征租赋”,“立榷关于大星桥各属支河曲港”。

——摘编自何希芝《太平天国的经济措施及政策》

材料四   1855年1月以后,天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太平天国政府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后,李秀全下令:“各门外百姓无本为业,亦计(借)给其资,发去铜钱十余万串。”1861年,太平军在濮院等地曾多次发布文告,“尔等子民勿必惊疑,通商贸易”“士农工商各安恒业”。

——摘编自段本洛《关于太平天国后期的商业政策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前期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太平天国中后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河南省社旗县山陕会馆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据《重建山陕会馆碑记》记载,咸丰七年反政府武装在进攻县城时用大火“焚及会馆大殿、廊坊、春秋楼,荤荤大者俱化灰烬”。这些反抗政府武装的斗争(     
A.以“扶清灭洋”为运动口号B.阻止英法联军对北京的进攻
C.旨在响应太平军的反清革命D.实践了《资政新篇》的主张
2024-05-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太平天国领导人重视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社会纲领,认定“吾以天下富室为库,以天下积谷之家为仓,随处可以取给”,“凡物皆天父赐来,不须钱买”。这种施政实践(     
A.促进了社会救济事业发展B.是宗教性与空想性的结合
C.赢得了各阶层民众的拥护D.是小农经济形态具体呈现
2024-05-0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漕运以跨区域调度粮食供应京师,用于发放军队、官员的俸饷之米。咸丰三年,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遵旨将所征漕粮按1.3两/石变价解京,随即河南也加入其中。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动B.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白银货币化趋势的加强
2024-04-08更新 | 43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等六校202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是(  )
A.《资政新篇》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天朝田亩制度》
2024-03-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有学者曾撰文指出:“1852年,上海租界内的地皮平均每英亩售价50英镑,到1862年已涨到平均每英亩10000英镑。”清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也记载,当时“上海租屋获利最厚,租界内洋商出赁者十有六七”。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B.洋人恶意开发哄抬地价
C.民族资本企业的崛起D.上海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它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符号与清政府抗衡,宣传活动延伸到了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宣传体系,将执政政府一步一步地‘妖魔化’。”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2024-03-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