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897年,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任总教习时,强调学生要进行“体操锻炼”。严复根据进化论原理,在《原强》中写道:身体“逸则弱,劳则强”。这些主张(     
A.重视发展近代体育事业B.深化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
C.保障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有利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翻译家严复认为:“西人所谓法者,实兼中国之礼典。中国有礼、刑之分,以谓礼防未然,刑惩已失。而西人则谓凡著在方策,而以令一国之必从者,通谓法典。至于……刑罚,乃其法典之一部分,……而非法典之全体。”这一论述(     
A.有利于突破对法的旧有理解B.强调中国法律的适用范围比西方广
C.批评西方法律制度不够健全D.认为中国古代法律是礼仪制度集大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甲午战争后,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希望改革变法。1898年,谢赞泰根据晚清危局创作了《时局图》。这些情况反映出当时(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李鸿章避战保船政策的破产失败
C.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逐步觉醒D.国人寄希望于开展资产阶级革命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021-11-09更新 | 1297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