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各省督抚在草定《东南保护约款》时提出:列强不向长江增派军舰;外国兵轮水手不可登岸;各洋人不可到内地未经设防之地等,作为参与互保省份督抚“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的条件。这说明,“东南互保”(     
A.旨在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具有限制列强侵略的作用
C.配合了清政府的对外政策D.导致了地方督抚权力膨胀
2 . 1900年,日本加入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由于是第一次与西方列强同盟,日本政府强调“野蛮之行为有损帝国之威严”,勒令士兵“严守军令军规”。但是在北京,日本兵却亲眼目睹了西洋兵抢劫、纵火、强奸等种种暴行。材料意在说明
A.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失望B.西方文明的虚伪
C.中国文明蒙受深重灾难D.日本的军纪严明
2021-04-18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
C.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
4 . 清军将领聂士成被义和团称为“二毛子”,被守旧人士攻击为“专攻义民以护洋人”,但他却在自己家人被拳民劫走的情况下英勇抵抗八国联军并壮烈牺牲。这反映出当时
A.君臣伦理与夷夏之辨的对立
B.现代意识与国粹观念的冲突
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交织
D.小农思想与工业文明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