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各省督抚在草定《东南保护约款》时提出:列强不向长江增派军舰;外国兵轮水手不可登岸;各洋人不可到内地未经设防之地等,作为参与互保省份督抚“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的条件。这说明,“东南互保”(     
A.旨在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具有限制列强侵略的作用
C.配合了清政府的对外政策D.导致了地方督抚权力膨胀
2 . 1881年,清廷开始通过电报对地方下达谕旨。某年清廷宣战上谕,被上海电报总局督办盛宣怀与南方督抚们商议后决定“廿六等日明旨二道……致碍东南大……飞饬各局,不准宣扬。”这反映了
A.湘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B.维新变法受到守旧派阻挠
C.中央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
3 . 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依条约保护”。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清政府统治的权威已动摇B.清政府统治已土崩瓦解
C.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2022-03-22更新 | 668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清朝前期的海防对象是国内海盗和海上的抗清异已势力,长期以来推行“重防其出”的海防政策,后来海防政策改变为“重防其入”。政策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海盗和异已彻底消失B.西方列强侵略扩大
C.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D.海军力量的近代化
2021-12-06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中拍摄的德国军队进入北京城的情形。这次侵华战争
A.迫使清政府开放沿海城市为通商口岸
B.使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为列强对华大规模资本输出提供方便
D.加快了清王朝统治走向覆亡的步伐
2021-11-06更新 | 25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900年6月,盛宣怀与列强驻沪领事举行会议。《东南互保约款》是这次中外交涉的重点,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各国商民、教士、产业由督抚保护;各国兵轮水手不可登岸;各国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若引起动乱,中国不认赔偿等。这些规定
A.反映东南督抚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卖国B.有效防止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
C.是东南督抚与帝国主义妥协斗争的产物D.增强了东南督抚对清廷的向心力
2021·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议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保护”,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这一做法
A.说明地方割据政权出现B.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D.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1-08-08更新 | 98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失去了独立与平等地位。但同时,中国的近代史也是一部社会转型的历史。在中国人遭受殖民侵略的同时,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也不断传入,在寻求解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如何正确看待它,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中国的近代化”为主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点加以阐述。(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9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英、美等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事件导致了
A.督抚势力受到了牵制B.清廷中央集权的削弱
C.民族资本的蓬勃发展D.列强势力的加速渗透
10 . 据史料记载,1900年间,河北霸州民众列仗抵抗德兵,战死者300余人:束鹿县旧城民众,徒手与侵略军相搏.牺牲4000余人:八国联军进犯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等地时均遭到当地民众的坚决抵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间力量开始崛起B.政府抵抗意识强烈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