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在没有丧失主权、治权的前提下,与各国友好合作共保东南、长江流域各省的和平与稳定,严格禁止义和团以任何方式南下,各国也承诺不在上海、不在长江流域登陆、用兵。这反映出(     
A.南北分裂趋势明显B.东南各省联系紧密
C.列强侵华方式转变D.清朝统治根基动摇
2 . 康有为说“连兵人京,乘舆播迁,九庙不祀,津沽流血,宫胭为墟,卿士死丧而流离,生民涂炭而荡析,燕京惨状,闻者酸心。”梁启超也说“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 西方列强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许多督抚却和各参战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这一场景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4 . 如图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某次侵华战争。下列变化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思想出现B.“中体西用”思想开始付诸实践
C.“维新变法”思潮兴起D.“民主革命”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如图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多种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趋势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6 . 井陉县孙庄村位于河北山西结合部,村里矗立着邻县南望楼、西冶各街村为孙庄村立的《施饭济困》碑,碑文为:“时值洋兵过境,避乱栖于马头红山,多有势迫情皇,升米未带者,数日未餮。幸蒙仁村意气相激,古数余里登山施饭。至德当旌,籍以刻石流芳,永感盛德。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旬平邑。”这一石碑见证了(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日本全面侵华
2020-03-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
7 . 1901年5月7日,赫德在给英国政府电报中说参加讨论的十几位代表们各有一套赔款方案,这就使谈判工作拖延不决了。材料反映当时列强(        )
A.将开始对华资本输出B.已签订《辛丑条约》
C.力图本国利益最大化D.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0-02-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最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廷颁布这一《宣战诏书》的背景是
A.英国割占香港B.火烧圆明园
C.台湾被日割占D.八国联军侵华
2019-12-0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战争在中国1900—1901》一书中的漫画《被城门困住的中国龙》。该漫画主要揭示了
A.闭关锁国遭致帝国主义的侵略B.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C.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 . 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20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7-03-21更新 | 51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