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各省督抚在草定《东南保护约款》时提出:列强不向长江增派军舰;外国兵轮水手不可登岸;各洋人不可到内地未经设防之地等,作为参与互保省份督抚“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的条件。这说明,“东南互保”(     
A.旨在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具有限制列强侵略的作用
C.配合了清政府的对外政策D.导致了地方督抚权力膨胀
2 . 1900年,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客观上(  )
A.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B.使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
C.为北洋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D.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3 . 有人说清朝表面上亡于1912年,实际上亡于1900年,这句话体现在
①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在北京设使馆区
③惩办“首祸诸臣”   ④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保护条约》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老照片中,发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八国联军在攻打北京城时,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中国当时国家与民族意识的淡薄B.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观念的现状
C.三民主义中驱除鞑虏的革命精神D.国内民族矛盾是当时最主要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