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天津一月记》记载:“团中云,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由此可见,义和团
A.反抗外国侵略
B.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盲目排外
D.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料记载,义和团中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这说明义和团
A.已经消除了阶级差别B.成分复杂组织松散
C.带有盲目排外的特点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盛世危言》中记载“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为女红失业;洋铁、杨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A.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
B.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政府放热统治能力
C.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D.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
2018-03-08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庚子记事》中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这一记载
A.赞颂义和团视死如归
B.体现义和团反侵略的决心
C.是文人诽谤农民阶级
D.反映了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革命逸史》中记载,维新派的激进分子秦力山曾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只身赴天津求见义和团掌拳大师兄,痛陈变法之利害,结果被义和团斥为“二毛子”(清末称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这反映出
A.义和团对清政府革新失去信心
B.普通群众缺乏国家意识
C.西学东渐遭到底层民众的抵制
D.维新派注重发动民众
6 . 据史料记载,义和团拆毁铁路的缘由是“意谓前既拒杀官长,祸必不免,毁路所以阻兵,烧站而死西人,更可图快”。此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拆毁铁路
A.阻止了八国联军侵华B.是盲目排外的行为
C.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D.是战争形势的需要
7 . 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017-11-02更新 | 34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
A.随斗争形势需要从使用到排斥外来文明
B.放弃“扶清灭洋”的初衷
C.认清了清政府本质而转移斗争主要矛头
D.对清政府并未放松警惕
10 .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盲目排外
D.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