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四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A.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B.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C.民族危机与民主共和D.革命与改革的双重变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义和团运动期间,《清议报》发表了一系列的专文∶"……有志者乘其(义和团运动)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改良了中国政治体制B.有利于民主思想发展
C.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D.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
2021-03-31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金太阳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
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
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2021-03-01更新 | 1090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贵绣球》是汤颐琐于1905发表的一篇白话小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主人公黄绣球,居住在一处叫自由村的地方,当地物产丰盈,田地广阔,一向与外村人不通往来。外村人羡慕他村上富饶。就渐渐拿起手段来欺侮,弄得自由村全无一点自由乐趣。她原是个不识字、贤妻良母式的旧时代妇女,受到丈夫黄通理思想的影响,放了足。又在梦中得到法国罗兰夫人的点拨,知识大进。她感化了两个女尼,通过她们四处讲唱,团结了一批人,与丈夫分头开办了男女学堂。在新任官的支持下,又添设新学堂,官民合作,大见成效,使所居自由村面貌换然一断。继而又到邻村开辟事业,也取得成功。但本村因昏官维任,推残教育.倒行递施。最后黄氏夫妇领导自由村成立武装,实行了地方独立。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蔡锷曾谈及义和团运动说:“甲午一役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据此分析,蔡锷
A.赞同义和团运动抵御外来侵略B.认为农民阶级能够解决危机
C.认为外族侵凌激发义和团运动D.批评运动带来北方诸省之乱
6 . 有人说清朝表面上亡于1912年,实际上亡于1900年,这句话体现在
①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在北京设使馆区
③惩办“首祸诸臣”   ④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保护条约》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但作为历史材料却能真实地反映作者及部分团民的思想。内容如下:



从材料中提取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和约”内容,指出这些“和约”内容所反映出的团民思想,并就该思想进行评析。(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和约”内容及所反映出的团民思想,评析务必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1-0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蔡锷曾说:“甲午- -役后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逾年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该材料反映了蔡锷
A.积极支持变法改良运动以维护清朝统治B.主张武力驱逐外国侵略者追求民族独立
C.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D.全力支持农民运动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八国联军入侵等民族创痛成为中华民族走出被动状态、实现初步群体觉醒的重要导火线。而中华民族具有群体觉醒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是两大群体,即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并相继创立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标志性概念。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B.新社会力量的崛起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主要原因
C.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
D.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最终趋向政体统一性
2020-12-17更新 | 860次组卷 | 9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浸浸乎弥漫天下。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据此可知,庚子事变
A.激起义和团运动爆发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