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后期,国家逐步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社会各阶级、阶层为挽救危局做出各种努力。下列对相关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事件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代表了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引进西方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戊戌维新运动在维新派支持下,光绪皇帝推行大量行之有效的举措实现了除旧布新
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场运动“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024-01-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中国人民经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洗礼,提高了民族觉醒和政治认识,所以义和团运动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表述的是义和团运动的(     
A.过程B.影响C.目的D.背景
2024-01-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虽然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评价的是(     
A.白莲教大起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义和团运动D.护国战争
2024-0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学者们在研究义和团运动时,发现其除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外,一些地方还打出了“捉拿洋教,振兴中国”“扶保中华,逐去外洋”“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大清亡,中国强”“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等口号。这些口号可以说明义和团运动(     
①倡导政治制度的变革   ②具有反帝爱国倾向
③领导阶级的理论先进   ④存在盲目排外行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1-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义和团散布揭帖宣传,“(中国的)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不信圣人之教,亵渎天神,其罪撄发难数。”“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乱所致。”这说明义和团(     
A.笼统排外B.斗争方式单一
C.崇信儒学D.民众自发性质
2024-01-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并指出这些斗争先后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近代时期,各阶级纷纷开展救亡图存运动。某运动后,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此运动指(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洋务运动
2024-01-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为义和团揭帖,其中写道:“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A.旨在推翻清政府B.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
C.有广泛群众基础D.开启了中国救亡图存进程
10 . 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878 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消除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C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民族危机的严重
D1934 年工农红军开始长征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A.AB.BC.CD.D
2024-01-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