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阴影部分为近代一场运动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场运动(     
A.缘于《辛丑条约》激化了民族矛盾
B.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
C.寄希望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帝
D.使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开始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     
A.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B.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C.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D.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00年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上奏:“盖长江商务英国为重,各国觊觎已久,惧英国而不敢先发,英亦虑各国干预而不敢强占,以启各国戒心。在我正可就其所忌而羁縻牵制之。”此举客观上有利于(     
A.遏制列强在北方的侵略B.激化列强之间的矛盾
C.维护清政府的中央权威D.保障东南经济的发展
2023-02-19更新 | 63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长期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某一事件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这一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6 . 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边疆危机B.甲午战争C.东南互保D.辛亥革命
7 . “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是某学者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评论(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8年,陈独秀在《克林德碑》一文中指出“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迷信、种种邪说的结晶”。而1924年其认为“义和团事件,其重要性不减于辛亥革命,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是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这一变化表明(     
A.陈独秀不断加深对国情的认识B.农民阶级比资产阶级更激进
C.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已发生变化D.社会各界同情农民阶级遭遇
2023-01-19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艺术班)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为义和团的一幅揭帖,它反映了农民(     

拆铁路,拔电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萧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阁中原》揭帖

A.朴素的爱国情感B.科学的指导思想
C.正确的阶级观念D.高明的斗争策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孙中山指出,庚子年的义和团,是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相抵抗。由于那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的自信力便完全失去,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在此,孙中山(     
A.指出义和团的愚昧落后B.认为义和团成员盲目排外
C.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D.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精神
2023-01-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