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义和团运动
背景
民族矛盾《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宗教矛盾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刺激因素德国强占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经过
兴起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发展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失败①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出兵镇压义和团;
②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③后来,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评价
积极①具有强烈的_____倾向;②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外国列强彻底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局限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022-09-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 . 挽救危亡的斗争
(一)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
(1)政治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________》,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________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过程

结果:运动失败。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________外,全部被废止。
影响
(1)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
(2)经济:推动中国________的发展。
(3)思想:推动________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失败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思考:据材料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原因:________
(2)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二)义和团运动
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_______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兴起:山东民众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当地官员的态度: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__的举措。
八国联军的镇压: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
(1)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2)慈禧太后采用“__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掀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揭帖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翦伯赞《义和团》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1)进步性
________
②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
________
②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①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_______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②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_______保卫战。
③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④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罪行
①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________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结果: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签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________________、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
①惩办“________”,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②向各国赔款白银________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________,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④拆除________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________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⑤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性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②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③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④《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补遗:
东南互保的影响
(1)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
(2)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江南地区的稳定。
(3)表明中央权威下降和地方势力的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4)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
(5)阻碍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运动的发展。
2022-09-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辛亥革命-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知识表格填写
阶级挽救危局的努力进步性局限性
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____”开眼看世界;学西方,未实践;
地主阶级洋务派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____”:创办____工业和____企业,还办了培养____的学校,建成了以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器物变革”;中国早期____尝试:经济、军事、教育等近代化。开器物,未救国;无制度变革或“换汤不换药”;
清政府,地主阶级顽固派洋务新政、戊戌政变、“东南互保”、清末新政;客观利于中国近代化等;“换汤不换药”
农民阶级①太平天国运动:建号____;定都____;北伐、西征,颁布《____》和《____》;②义和团运动:口号“____”太平天国沉重打击____的统治;____崛起,权力下移;义和团具有强烈的____倾向;①农民阶级的时代局限:中外联合;②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狭隘(提不出科学、切实的纲领,不可能冲破封建思想)、自私(天京变乱);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改革措施除____外均被废;开启制度变革;思想启蒙;推动____发展;缺乏可靠的____,无严密____,无实权,急于求成等;

2022-08-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义和团运动
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_______的狂潮,________日益加剧。
(2)义和团运动是在________斗争中兴起的。
过程:
(1)口号:________
(2)高潮:义和团蔓延到________________很多州县农村。________年5月28日,________、美、________、德、俄、日、________、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__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________。义和团在廊坊、天津等地抗击联军。
(3)失败:在________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评价:
(1)积极: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________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________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________一事,实为________”。
(2)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________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022-08-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义和团的兴起,源于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引入引发的________的冲突。
2022-06-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义和团运动的最大功绩是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客观原因是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八国联军中的“奥”是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9 . 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_______
2021-10-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0 . 由于没有________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________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________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2021-10-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