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瓦德西回忆录》中有如下记载:所有沿途行经之路,一直至于北京城下,只是一片荒凉毁掠之景而已,沿途房屋未经被毁者极为罕见,大都早已变成瓦砾之场。……从大沽经过天津直到北京之路线上,至少当有五十万人,变成无屋可居,散处于附近之地。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B.太平天国北伐时期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法国媒体曾记载:“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以上两段材料共同反映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 . 据《中国近代通史》记载,俄国政府虽然赞成列强向中国用兵,但不愿出头公开领导联军与清政府为敌。当时法国驻德大使明确告诉德国政府说,没有人会信任英国的领导。这一记载反映的侵华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据史料记载,1900年间,河北霸州民众列仗抵抗德兵,战死者300余人:束鹿县旧城民众,徒手与侵略军相搏.牺牲4000余人:八国联军进犯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等地时均遭到当地民众的坚决抵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间力量开始崛起B.政府抵抗意识强烈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侵略军所到之处,“各街巷大小铺户,货物抢劫一空”。日本兵从户部抢走三百万辆白银。钦天监的古铜仪器,天文台的天球被德、法两国瓜分。明代《永乐大典》被抢去三百零七册……此次浩劫使我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珍奇,扫地遂尽。”材料中的“此次”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6 . 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中国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为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御河东路更名为Rue Meij(明治路)、洪昌胡同改为Rue Verbiert(南怀仁路)等。以下哪次侵华战争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因果关系?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