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义和团运动过程:1898年 兴起于山东,以“_____”为口号,清政府使用_____政策,推动发展,引发_____不满。
2023-01-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据专家统计,1900至1911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发生民变1300余起。如图。这些斗争反映了(     
A.民族矛盾空前激化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C.阶级矛盾空前激化D.同盟会的领导作用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本质上的相似性是(     
A.顺应时代潮流B.主张变法图强C.反对资本主义D.挽救民族危亡
2022-12-27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使各国“变其政策,不倡瓜分而提议保全支那之领土,开放支那之门户”。据此可知,孙中山肯定义和团(     
A.保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重挫了日本对台湾的占领企图D.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2022-12-26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所示是民国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这一记述(     
A.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纷争的危害性B.剖析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缘由
C.强调了列强对华文化渗透的危害性D.凸显了义和团运动的排外色彩
2022-12-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容闳在与学生议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容闳认为义和团运动(     
A.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高涨
C.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D.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以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和1861年的辛西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由彼此对立开始走上相互勾结的道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利益——统治、剥削中国人民,而当时首先表现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只有这样,清政府才能保住它的统治,外国侵略者才能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北京条约》刚刚签完字,外国侵略者就纷纷提出帮助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建议;1862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借师助剿”的方针,英法两国公使也向清政府宣布放弃“中立”,“帮助官军”镇压太平军,中外反动势力由此正式勾结起来。

——摘编自范卫平《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材料二1900年,某英国侵华代理人曾总结道:“盖中国人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之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

——摘编自吴民贵《慈禧太后与义和团——兼与丁名楠先生商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在反侵略斗争中的作用。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这是民间社会对西方入侵做出的最激烈的反应,它“不以清政府作为斗争目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社会最直接和最紧迫的危机来自西方,而非朝廷”。这场运动是(     
A.白莲教大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
C.东南互保D.义和团运动
2022-12-21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一)(12页)
9 . “这一运动使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成功赶走了外国侵略者B.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标志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2022-12-1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10 . 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     
A.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图谋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D.导致了南方督抚的“东南互保”
2022-12-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