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初年,国人对“黄”和“黄色”等字词格外敏感。一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如黄轸改名为黄兴,陈天华取笔名为思黄,章士钊取笔名为黄藻、黄中黄、“黄帝子孙之一个人”等等。这一现象(     
A.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入侵B.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
C.传承了民主共和的观念D.体现了民族自尊意识
2023-03-09更新 | 5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时间

事件

民国初年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达300个,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也多达35个
1915年北京爆发了抵制“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城,仅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人数就有30万;而在天津,连续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在10万人以上,而当时天津总人口也不过70万人
20 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C.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D.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2-11-29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带来的中国政治新发展,集中体现在政治权威的合理化、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化等方面。此后,法理型政治权威取代君主型的政治权威,“宪政之治”逐渐取代儒家圣王传统,新的社会团体进入政治体制,政治发展的新模式日益形成。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B.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基本胜利
C.初步实现了平等的政治氛围D.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里程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国初年,国民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经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机构拥有较高的权威,包括大总统在内的各种重要官职,均需选举或得到认可,方能产生;各项法律政令和重大行政事务,亦需经批准方可实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B.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辛亥革命后,缫丝、翻砂等行业的工人们积极参加中华民国工党,江南制造局的上千工人也成立制造工人同盟会;此外,还有大量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甚至青年学生们也“关心政治,较功课尤切”。这些现象说明(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民主共和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D.中共成立促进社会运动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A.实现了男女政治上的平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各阶层思想的趋同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辛亥革命把法律、军事、行政和科学等具有特殊功能的领域从传统政治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单一的、专门化的机构;同时催生了新的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中央政治体制基本按照三权分立原则运行。这表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政治结构的近代化B.有效防止了封建帝制的复辟
C.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021-06-15更新 | 5731次组卷 | 7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一(普职融通部)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研究认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正面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为原朝气数已尽,将革命视作“反清复明”和改朝换代的手段;有的人则是将对清廷现代化改革的不满化为对革命的同情。该研究表明
A.清末新政目的与结果背道而驰B.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C.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符合民意D.民众对辛亥革命的作用认识有误
10 .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曾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借款,对方却以“金融中立”为由拒绝。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向四国银行团提出借款,其中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急需的700万两。在英国公使的推动下,四国银行团在第二天即向南京临时政府拨银200万两。这说明当时
A.西方列强的侵华方针发生了改变
B.南京临时政府丧失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废除君主政体
D.列强力图阻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