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古代社会的治国理政也涉及权力的分配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皇明祖训》

材料二   中国古代从周公的“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材料三   我所说的五权并重并非我杜撰的,就是将三权再分弹劾及考试两权……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些御史都耿直得很,风骨凛然。

——孙中山建立民国时言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古代哪位政治家的话?这段材料中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该材料中“彼此颉颃”的理解。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设置说明古代中国分权的特点和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倡导弹劾官(权)的心态与目的。
2019-12-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19年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