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材料一   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时,对如何“预备”并无规划。磕磕绊绊两年后,清廷才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分年列示了19081916年预备立宪的应办事宜,堪称预备立宪的“顶层设计”。然而这一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与宪政建设毫无关系。且在《清单》公布后不久,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于是,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修订法律馆等纷纷出台各自的九年筹备清单。其中一些部院的清单,如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项与宪政有关。

——摘编自彭剑《清末新政能实现君主立宪吗?》

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但是由于清廷积弊太深,改革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新政”到处要钱,当时“所有柴、米、纸张、杂粮、蔬菜等项,凡民间所有,几乎无物不捐”“当捐之行也,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加之西方列强的肆意掠夺及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经济凋敝,社会的下层,尤其是广大农民陷入破产的境地,因而激发了遍布全国的会党起事和民变。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他还以广东为中心,在广西、云南的边境地带连续发动了几次起义。191110月,武昌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摘编自张立胜《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预备立宪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南北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其中一个突出现象是众多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这反映出(     
A.革命浪潮的难以阻挡B.武昌起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家出现了严重分裂D.辛亥革命达成了广泛社会共识
4 . 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2023-01-07更新 | 307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武昌起义时各省在职督抚的态度
在职督抚的态度督抚人数督抚表现(当时在职督抚共计24人)
弃城革职2湖广总督瑞激,湖南巡抚余诚格
光复后去职5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云贵总督李经羲、贵州巡抚沈瑜庆、浙江巡抚增韫、两广总督张鸣歧
反正独立3江苏巡抚程德全、广西巡抚沈秉堃,安徽巡抚朱家宝
自杀与被杀4光复后自杀的督抚有江西巡抚冯汝骄和闽浙总督松寿,被革命军杀死的督抚有山西巡抚陆钟琦和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
托病解职6托病奏请开缺,而被清廷允准解职的督抚有六位:陕声、山东巡抚孙宝琦、两江三督张人骏、直隶总督陈夔龙、黑龙江巡抚周树模
清帝退位后去职4四位督抚坚持到清帝退位之后去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吉林巡抚陈昭常、陕甘总督长庚、新疆巡抚袁大化
由表可知,武昌起义之后(     
A.革命党人完成统一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袁世凯实现了专权D.满清督抚奔逃自保
6 . 1913年3月,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赵从蕃为江西民政长,江西地方议会以“地方官制未经参议院通过,民政长一职,在法律上无委署之依据”为由予以抵制。据此可知,江西地方议会的做法(     
A.彰显了民权与法治理念B.扩大了地方自治的权力
C.弱化了临时总统的权力D.揭露了复辟帝制的企图
2022-10-17更新 | 620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7 . 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中说,“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作者强调武昌首义(     
A.是一系列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是三民主义在湖北武汉实践的结果
C.推动了近代中国新的进步力量发展
D.是湖北的革命党人长期奋斗的结果
8 .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强调的“首义”是(     
A.推翻清王朝并推动民国建立的起义
B.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C.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2023-09-13更新 | 19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重大事件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年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
10 . 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南京临时政府就发表《告各友邦书》,明确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表明辛亥革命
A.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B.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