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已远不如,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

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摘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等

材料二   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妥协催生了英国议会制度,政治妥协孕育了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使得1787年美国宪法得以制定,并孵化出一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的“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田睿《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两例说明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历程中政治妥协的表现及意义。
2019-12-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