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说:“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立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这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该设想(     
A.得以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实践B.传统文化与宪政思想并行不悖
C.体现孙中山制度创新的努力D.导致国民政府宪政的最终失败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说:“在南京所订民国约法,内中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条是兄弟主张的。”有了这一条,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统”,人们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生活空前活跃,民主精神普遍高涨,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重要条件。即便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就结束,袁世凯又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是谁也无法全部抹掉的。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为推动革命大势的形成做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为什么说“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纪念黄花岗起义的活动中,民国初期的人们通过祭文、诗词、剧本、采访等方式,加深了对黄花岗起义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的认识,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甚至美化的革命记忆。伴随着国民党统治弊病的日益暴露,黄花岗起义的纪念也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感召力。这说明
A.黄花岗起义的重大意义B.人们的群体记忆逐渐模糊
C.时代环境决定历史认知D.革命精神有赖于不懈传承
2022-03-17更新 | 470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