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上层士人恽毓鼎感怀清王朝覆亡之哀,心痛不已,常哀叹“国竞亡矣”,感到“悲愤交并”;举人刘大鹏1913年时仍拒绝承认民国,并以大清臣民自谓。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     
A.封建专制势力重新掌权B.社会转型未能实现
C.士人普遍反对民国政权D.保守思想仍然存在
2022-12-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最有可能出现于
A.晚清前期B.民国前期C.晚清后期D.民国后期
2022-04-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辛亥革命后,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有人曾与农夫交谈,问其代议制及选举投票的好处,农夫皆瞪目而不解,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这说明
A.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需先解决土匪问题
B.《独立周报》认为共和政治不适合中国
C.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的影响极其有限
D.当时的中国农民反对民主与共和的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2年3月5日《时报》中记载:“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与该记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国共合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记载,1912年中华民国国会选举所登记的选民共有4000多万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时咨议局选举时的170多万人增加了24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
A.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转型B.民众的民主权力得到保障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国人对民主范式认同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河南安阳汤阴县建有“宋岳忠武王庙”,以纪念被秦桧陷害致死的抗金英雄岳飞。据旧《岳飞庙志》记载,1750年乾隆皇帝曾来此拜谒,御书诗一首,镌刻在石碑上,称“乾隆碑”,立在岳飞庙南北中轴线的“御碑亭”里。御碑的树立把秦桧等人跪岳飞变成了跪御碑。1915年“乾隆碑”被移到岳飞庙山门东侧,秦桧等五具败类像又置于岳飞的威视之下了。这一景致变化反映出
A.岳飞深得后世人民爱戴
B.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征
C.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政治变迁影响思想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记载:“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能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专制制度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使书刊立场变化无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