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上历史课时作了如下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判断该事件(     
A.使中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使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完成终结
C.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帝国比较研究和国家建构理论出发,由于统一民族或国家的制度与认同塑造的滞后,多民族的王朝国家在“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极易形成国家分裂,最终使国家走向瓦解。据此,辛亥革命中最具正面意义的是(       
A.民主思想的传播B.南北和谈达成妥协C.临时约法的推行D.武昌起义一呼百应
2022-07-2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蒋廷黻说:“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垮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材料
A.说明了同盟会力量的强大B.否定了武昌起义关键作用
C.揭示了清朝灭亡内在原因D.说明了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2022-03-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漫画宣传的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虽是“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的结果,但其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使原有的疆域和各族民众基本得到维持,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此观点
A.凸显了政治妥协的积极性B.全面肯定辛亥革命的价值
C.忽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D.强调清帝退位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以实现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1-08-26更新 | 494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2021-06-02更新 | 18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反封建不彻底
2021-05-01更新 | 172次组卷 | 54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近代史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活动。由此可知,这些活动(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C.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D.推进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2021-04-1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