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张海鹏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的对象选择是正确的,革命党人也富有革命的理想。由于在革命过程中决策模式与领导模式的严重脱节,最终却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       
A.孙中山变革社会能力不足B.辛亥革命策略不具有时代性
C.满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D.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革命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说:“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此处的社会条件是指
A.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朝廷B.社会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D.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初,清帝退位,民国诞生,“共和”终于降临这片深受专制毒害数千年之久的苦难土地。“共和”是怎么来的?有说是“革命”革出来的;也有说是“妥协”谈出来的;还有人说,革命以“共和”为理想,而“妥协”恰恰体现着“共和”的真精神。

——摘编自《1912:辛亥革命是一场极好的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国家政治中的抗争与妥协”,自拟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民国初年,随着第一届国会选举的进行,时间林林总总的党派团体纷纷涌现,政纲宣言令人眼花缭乱,竞至“党会既多,人人无从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政党政治的活跃体现出
A.民国时期基本实现了政治民主化B.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加速到来
C.南京临时政府取得了正统的地位D.宪政活动拥有一定社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