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反清斗争中把新式学堂当作泄愤的对象,大肆毁坏学堂,而当时这些学堂恰恰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这折射出(     
A.农民阶级成为民主革命斗争的主力军B.革命党人的盲目性
C.资产阶级缺乏与群众联合斗争的意识D.近代教育发展迟滞
2 . 1905年,江苏省昆山县自耕农占26%,半自耕农占16.6%,佃农占57.4%。1914年,自耕农下降到11.7%,半自耕农仍为16.6%,佃农上升到71.7%。这反映出(       
A.辛亥革命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取得巨大成效
D.近代农村封建租佃关系大大削弱
3 . 中国古代的人不必看全身的冠服,只需任何一件物饰,如一顶帽子,或帽子上的一颗珠子,便可以晓得它的主人是什么官。辛亥革命后,无论是长衫、马褂还是西服,穿着者均随处可见,甚至中西服装混穿,庞杂至不可名状。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服饰发生较大改变B.民族工商业得到发展
C.社会变革下的巨大影响D.政府政策的极大推动
2023-07-0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新纪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名同学在一篇作文中写了一个论点——辛亥革命失败了,然后他准备找一些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下面哪几点它可以参考(       
①没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②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
③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⑤没有使人民大众真正解放                           ⑥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②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这表明《泰晤士报》(     
A.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根据中国政体变化调整态度
C.默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D.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报道
2023-02-22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为民国初年流行的新词语。这说明当时(       
国体、政体、国旗、共和、国会、议院、政党、宪法、内阁、总理、议长、议员、投票
法律、民法、刑法、法庭、预审、公判、保释
社会、主义、进步、权限、民权

A.社会上新旧事物斗争激烈B.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C.辛亥革命带来政治新气象D.人们纷纷称赞辛亥革命
2023-02-2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首先发生在湖北的这场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中注入了一系列崭新的观念,让整个中华民族对“革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该学者意在强调这场革命(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D.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2023-02-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叶圣陶日记(节选,农历1911年十一月—十二月初)

辛亥年十一月二十日

近日割辫甚多。校中学生殆已割尽。然亦有一般人冥顽不灵,牢种奴性,死留此一条亡国之纪念物。自命为不肯与世推移者。

十一月二十四日

鄂江战事现正在停战时期之中,而北方又有遣使来议和之事。夫停战议和本须有不得已之势,现双方立于反对之地位,非战争不可以解决者也。且在民军之初意,非欲成一大民主国乎?则北虏未去,民主国未完全,何可和也?

十二月初七日

傍晚出《民国报》第二期阅之。既更阅《民报》。

我国革命之首倡者实推孙中山,昨日由美抵沪,沪上人士均喜跃如狂。

近日军饷非常缺乏,我校中同学可排演新剧,得资助饷。虽一粟之于沧海,然心可少慰矣。于闻之大喜,即欲编辑脚本,用时事而寓劝化之意。在苏演数日,更可周历各乡,可以广教育,可以集多金。

十二月初十日

选举总统一事为历史所未有,亦民国之光荣。街头巷角,高竖五色之国旗,而各学校亦停课一日焉。

十二月十二日

有浙军十数人,持剪刀行,途次见有辫者,辄剪去之。被剪者已数十人。愿为辫子作忠臣者多趋避焉。

——摘编自叶圣陶(1894—1988)日记《辛亥革命前后》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初辛亥革命有哪些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1911年10月10日的起义是仓促发起的,新军军官的秘密被泄露,不到3000人的士兵只得奋起自救,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统率临时政权;在革命者、立宪派及部分官僚的推动下,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在六个星期内相继宣布脱离满清,实行独立。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隐藏着失败的危险因素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仅对南方诸省有影响力
10 . 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D.埋下失败的隐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